就在金融動蕩、通貨膨脹危機的時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不能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一種穩定性較強的金融產品呢?於是,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了黃金。

每一個人對黃金都不會陌生:從曆史、文化、宗教,再到現實的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麵,幾乎到處都充滿了它的影子。很多人對待黃金的感情也是狂熱的,而史前的人類就已經開始有了黃金崇拜的形式,對萬物之神——太陽神進行祭祀了。因為在自然界中,似乎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像黃金那樣散發出太陽般的光芒與色澤,那樣讓人迷醉……

黃金就像一條金色的血脈,貫穿著整個人類的曆史。它超越了種族、地域與文化的束縛,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無論是文明的還是蒙昧的,富有的還是貧窮的,都對黃金充滿了聖徒般的虔敬和癡迷。從古埃及的金權杖到中國三星堆的古蜀人金麵罩,從皇帝的冠冕到普通人的首飾,從可醫治百病的“萬能之藥”的奢望到科技領域的大量應用,黃金都在用它特有的尊貴傳達著人類對財富和權勢的至高追求。它也激發了藝術家們的靈感,使之創造出無數不朽的作品。

若仔細說來,黃金最早本是作為飾品出現在人類社會之中的,其作為貨幣、財富的象征隻是近幾千年來的事。而一旦它變成了貨幣、財富的象征,它也就成了人類拚死爭奪的對象,成了戰爭與罪惡的淵藪。就在這個閃閃發亮的金屬麵前,人們為之興奮、迷戀、得意,甘願受其控製、折磨,它盡情地勾引出了人類心靈中黑暗的魔鬼,讓他們相互爭奪、殘殺。

人類古代的文明史就靜靜地印在這魔力般的黃金之中,而黃金作為一種“硬通貨”在人類生活中所起過的作用、所具有的曆史意義,都要遠比珠寶重要得多。這也是由它獨特而穩定的物理、化學特性決定的。黃金促進了商業貿易,促進了經濟分工,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它決定了國家、城市的命運,使它們興起又使它們衰落;它催生了人類文明的火種,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古希臘、古羅馬,無一不是它積累下的結晶。曆史也告訴我們,黃金確實能夠發揮它作為地球上的一種特殊的稀有金屬的穩定功能。18世紀初的英國率先實行了金本位製,這一金融體製為英國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於是工業革命終於在英國發生了。“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建立,也為戰後經濟的複興和繁榮貢獻了巨大的推動力。

因此,黃金所蘊含的豐富的內涵絕非“金融產品”所能概括,其作用也遠非“穩定”二字可以涵蓋。今天的黃金雖然已經不再被神化,但它仍被視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並保持著一定的貨幣職能,也依然是世界各國所青睞的主要國際儲備。而且,黃金還是個人自由與政治自由的必要因素,為此有人便說:“黃金是所有偉大文明的標準。”而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其《黃金與經濟自由》一文中更承認:“黃金和經濟自由是不可分的。在金本位缺失的情況下,如果遭到通貨膨脹,沒有可以保護存款不貶值的方法。

黃金是保護財產權利的手段。如果一個人抓住了這一點,那麼他就容易理解國家主義者(反對隻有市場經濟的人)反對金本位的原因了。”

黃金是不能被低估的,莎士比亞就曾經告誡世人:“雖然權勢是一頭固執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著它的鼻子走。”為了更深入地認識以至破解黃金的秘密,把握好我們現實中的財富,我們就不妨開始一次黃金之旅吧。

讀罷此書,相信讀者一定會對於黃金、財富擁有一番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