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古地圖及寶藏專古傳奇秘境的地圖(12)(3 / 3)

公元1539年,西班牙探險家率領一支龐大的探險隊在南美洲北端進行考察,他們曾經深入到梅裏達山脈和馬拉開波。湖區周圍的沼澤地,他們宣稱他們所到達的“馬卡多亞”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國”。可是,事實的真相是:“馬卡多亞,隻是一個古老部族的聚居地,根本不是“黃金國”。

公元1541年,一支由310名西班牙人和4000名印第安人組成的探險隊,深入原始森林地區。從此以後,許多支探險隊在從安第斯高地至委內瑞拉和巴林的廣大森林地區大規模地開展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活動,結果都毫無所獲,失敗而歸。

公元1595年,英格蘭探險家洛津率領一支探險隊,以東南部圭亞那高原作為探索“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中心地帶,他們深入到奧裏諾科河穀和熱帶草原,考察過埃塞奎博河、德梅拉拉河、伯比斯河和著名的魯普努尼草原。探險結束後,他在他所撰寫的《圭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宣稱:他曾經發現過一個名叫“馬洛亞”的“黃金國”,他描述這個“黃金國”的情景:“圭亞那帝國比秘魯更靠近海,而在正東的赤道上出產黃金比秘魯的任何地點都要豐富,具有與稅魯最繁榮時相同數目或更多的大城市。那個帝國根據同秘魯同樣的法律來統治,皇帝和臣下一起信仰同一種宗教。定名為馬洛亞的黃金國,亦即是圭亞那國的首都,我確信那個帝都的雄偉、富裕,皇宮的壯麗為世界之冠。都城建在與加勒比海相等長度(約一千公裏)的鹹水湖畔……皇帝的用具包括桌、廚具等全是金銀製品,就是最下等的物件也為了獲得強度和耐久性而用銀、銅製作。在皇帝的寢宮內,有巨大的黃金人像,以及模擬地球上生長的一切飛禽走獸、遊魚潛鯨、花草樹木等同樣大小的黃金模型。此外,還有黃金製的繩束、筆箱子以及用類似樹木的黃金棒束架起來作成的篝火……但是後人大都認為這些描述純屬憑空捏造,沒有史實根據,不可相信。因此,洛律在《圭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所描寫的“黃金國”,也根本不是古代傳說中的“黃金國”。但在公元16、17、18世紀時,歐洲一些人卻對洛律《圭亞那帝國的發現》二書中所描寫的“黃金國”——馬洛亞帝都,深信不疑。公元1599年,繪製的“黃金圭亞那的新地圖”上,竟然畫著巴裏馬“黃金湖”,在湖畔標明了“馬洛亞帝都”。後來,甚至把巴裏馬湖標在赤道上,西麵是“黃金國”及其帝都馬洛亞,而把圭亞那卻畫在北麵。再後來,把巴裏馬湖錯寫成“黃金的海”。從當時繪製地圖上所表現出來的前後矛盾、混亂和荒唐的情況,可見當時人們根本弄不清“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究竟在哪裏。

直至現代,還有很多人依然在興致勃勃地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在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西班牙探險家曾率領大批民工,由色布盧貝特負責指揮,鑿通了巴裏馬湖,排出了約五米多深的水,在湖底汙泥中找到了一些有卵石大的綠寶石和黃金製成的精美工藝品。公元1912年,戈德拿泰茲公司花費了15萬美元的巨額經費,雇用大批民工,運用新式排水機器,把位於海拔2700米高原的“哥亞達比達湖”汲幹了,從湖底汙泥裏撈出了一些黃金以及用黃金製成的工藝品和貴族的酬神金俑。公元1969年,有兩個農場工人無意中在一個小山洞裏發現了幾件純金的製品:金木筏一件,小金人像一件,金王座一件。這些偶然發現,更加激起了許多人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濃厚興趣。他們認為,這些偶然發現為進一步探尋“黃金隧道”與“黃金國”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

從1976年以來,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曾發現許多重要的遠古文化遺址和文物,對今後深入揭開“黃金隧道”和“黃金國”之謎很有參考價值。

(6)瑪雅人“聖井”裏的寶藏

①祭祀雨的瑪雅族

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的東部,有一塊突出地伸向海裏的大半島,這就是尤卡坦半島,其中一部分是墨西哥的領土。除海岸線一帶。其他地方沒有任何人居住。多少年來荒蕪著,可是在500年前,擁有很高文明的瑪雅民族卻曾經是這裏的主人。

公元4世紀前後;瑪雅族(包括現在的南墨西哥、危地馬拉、伯利茲)已經擁有了卓越的文化,可以與秘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古代印加文化相媲美。

瑪雅族究竟從哪裏遷移來的呢?至今不清楚。隻知道瑪雅族當時是一個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民族。據說公元6世紀前後,瑪雅族就已經在危地馬拉、伯利茲、墨西哥等地從事農業耕種了。後來,瑪雅人遷居到尤卡坦半島,農田的水源不是利用河流,而是依靠分散在各地的天然大遊泳池,他們汲取天然水池的水用作灌溉農田和飲用,並且在天然水池附近建起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