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3)

其實我們也不是那麼喜歡上課,隻是教室人多,熱鬧。而且課都是安排好了的,不用我們自己去計劃,因為我們不擅長計劃。既然有人幫我們計劃好了,那我們就比較願意按照計劃行事。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課的人不多,隻有遇到比較難的課程或者比較嚴格的老師的時候大家才集中精神從開始一直認真到最後。往往最嚴格的老師都是教最難的課程,比如我們的雷老師就是教的玻璃機械課。雷老師是江蘇人,但如果沒聽別人說過的話你肯定會認為他是四川人,因為他的四川話說得實在是太標準了。

上雷老師的課是不敢做小動作的,連坐姿都比上其他課要標準得多。每天上課前幾分鍾他會提問,然後按學號點,點著誰誰沒回答上來的話免不了挨批。值得高興的是雷老師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那麼嚴肅,上課的時候還跟我們說一些他上大學的時候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下了課可以隨便和他開玩笑,遇到周末還可以叫他出來喝酒,談談理想之類的。所以我們是很尊敬他的。

教《陶瓷工藝學》的是孫老師,對他的第一印象是該老師相當前衛,因為他把頭發染成淡淡的酒紅色。後來才知道他的發色是天然的,羨慕死我們了。孫老師比較幽默,說話不快不慢,很是儒雅。同時他還上我們的《水泥工藝學》,隻是我們一般把水泥課當成選修課,所以平時講的也不多,有時候孫老師會直接把水泥課改成陶瓷課。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孫老師是陶瓷和水泥教材的主編,於是跟兄弟姐妹們說,大家對他敬佩得不得了。

《玻璃工藝學》是宋老師在上,他是學校教務處主任,據說他老婆是這個縣級市的副市長。他上課一般不會笑,說話聲音比較小。教室裏太吵的話他就暫停,等不吵了就把剛才說話的人挨個看一眼後繼續講課。那麼剩下的幾十分鍾裏,教室裏一般不會再出現很多雜音。再怎麼說人家也是領導啊,而且尊師重教不是學生應該做的麼?上課聽不聽講是一回事,但最基本的尊重還是應該做到。

陶瓷講座是小吳老師的,她是碩士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跑我們這樣一所應該算是五流的院校來。她比我們晚來一年,所以對這個學校很感興趣,就跟我們剛來的時候一樣。下課的時候她經常問我們一些學校的趣事之類的,跟我們的關係還是挺融洽的。所以我們也不怎麼在她的課上搗亂,最多聽得不想聽了就睡會兒。同時她還上我們的專業英語,一般下課前都會給我們布置任務,叫把某一段翻譯成中文。我們也懶得查詞典,直接去網上在線翻譯。我們常說:看我們多愛學習,上網都帶著課本兒。

玻璃講座和工廠設計概論都是何老師在上,他跟吳老師一樣是新來的,也是碩士生。既然是講座,肯定是沒教材的。所以他上課前會找很多資料,當然不能和玻璃工藝學上的一樣,然後再寫在黑板上。書呆子會一字不漏地照抄下來,一般的都是把自己感興趣的抄在筆記本上,還有一小部分人是看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兒發呆或者拿手機打遊戲、發短信或者登QQ泡MM,更多的是直接睡著了。而工廠設計概論基本上屬於不重要的課程,因為我們一般不會去搞這玩意兒。上課的時候就象征性地聽聽課,根據老師的語氣來判斷哪些比較重要,然後做好記號,考試之前看一下就可以了。

所有的課當中我們最重視玻璃工藝、玻璃機械和陶瓷工藝,這就意味著畢業後主要就搞玻璃或者陶瓷。為了將來能夠很順利地找到工作,所以我們把兩樣都學得很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現在是迷茫的,因為沒有方向。似乎所有人都沒有確定畢業以後搞陶瓷還是玻璃,隻有看以後是玻璃公司還是陶瓷公司先把我們給收了。

上學期我們去幾家單位參觀實習了半個月,玻璃陶瓷都有。總的感覺是:太熱。雖然是十一月份,但在生產車間卻像夏天一樣,而且還是盛夏。大二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雷老師第一句話就說的是選擇了這個專業就相當於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要學好專業課不容易,以後上班了更加不容易。因為他這句話,使得班上有兩個女生轉去了其他專業,進而使班上隻剩下十一個女生。

去實習之前我們作好了各種準備,比如把T恤穿在最裏頭,然後穿毛衣和外套。進生產車間之前把外套和毛衣脫掉,以免大冬天的中了暑。這事兒不是說著好玩兒的,要真中了暑跟別人說人家肯定不信,還以為你哪根神經沒搭對地方。

我們先後到了五個地方,首先是崇州,因為離學校最近。到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多,霧很大,能見度不足五米。徒步十幾分鍾來到第一個實習單位,在公司領導帶領下我們開始參觀。該公司是生產瓶罐玻璃的,主要做啤酒瓶和白酒瓶,罐頭瓶很少。逛了一圈到會議室,進門就聞到一股酒味兒,隨後發現十二點方向碼了一人多高的白酒。包裝盒上寫得有“瀘州老窖”“綿竹大曲”“五糧液”等等等等,各式各樣,良莠不齊。然後公司副總來了,他是我們學校第三批學這專業的人中的佼佼者,姓王。先是寒暄了一下,然後問我們有什麼問題,有就盡管提出來。剛開始沒人提問,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太多,不知道從何問起。畢竟才剛剛上了將近兩個月專業課,好多原料我們都不認識。其間一度冷場。在雷老師的鼓舞下,才終於有人挺身而出打破尷尬局麵。但問的問題實在是太沒水準,還不如不問。不問,至少還可以故作深沉。但一問就問些很簡單很膚淺或者是分明知道答案的問題,一下就讓別人覺得你很無知很無聊。最後班上一哥們兒問為什麼會議室這麼多酒,王總說:“這些酒都是過年過節的時候酒廠送的,其他地方放不下,隻好放在會議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