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協議正文外,會議記錄中還有對中國最致命的所謂三項諒解:一是中國政府同意取締全國的抗日運動;二是第十九路軍換防,調離上海;三是中國同意在浦東和蘇州河南部,以及龍華對岸之若幹地區不駐紮中國軍隊。

根據協定的內容,中國實際上承認日本軍隊可以長期留駐吳淞、閘北、江灣引翔港等地,而中國軍隊卻不能在上海周圍駐紮設防。

1949年5月5日歐洲委員會宣告成立1949年5月5日,歐洲委員會宣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興起了聯合的思潮,歐洲統一運動蓬勃發展。經過丘吉爾、雷諾等著名人士的努力,1948年5月在海牙召開了歐洲統一運動首屆大會。英國、法國、荷蘭等10國政府於1949年5月5日成立了“歐洲委員會”。不久希臘、土耳其、聯邦德國、冰島、奧地利、塞浦路斯、瑞士、馬耳他等國也先後加入這個組織。歐洲委員會的總部設在施特拉斯堡,核心機構是一個由各國外長組成的部長委員會和一個由各國議會代表組成的協商議會,日常工作由常設秘書處負責處理。該委員會以歐洲的統一為目標進行了許多活動,特別是在促進各國議會間的合作作出了貢獻。

1997年5月5日我國第一台醫用機器人主刀手術台1997年5月5日下午,由海軍總醫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共同研製成功的第一台醫用機器人,在兩名醫生和一名計算機專家的共同指令下首次完成立體定向顱咽管瘤內放射治療術,從而掀開我國醫用外科機器人前沿課題新的一頁。

5月6日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批郵票的誕生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開始使用是在1840年5月6日,發明使用郵票的是英國人羅蘭·希爾。希爾原來是一名教師,後來當上了英國的郵政大臣。傳說有一天,希爾散步的時候,看到郵差把一封信交給一位姑娘。姑娘接過信看了一眼,又還給了郵差,希爾很奇怪,問姑娘為什麼不肯收信。姑娘說,郵費太貴了,她付不起這筆錢。原來,這封信是姑娘的未婚夫寄來的,雖然她沒有拆開,但是她隻要看到未婚夫在信封上做的暗號,就能明白他是否平安了。當時英國的郵費很貴,而且郵費不由寄信人付,而是收信人付。希爾覺得這不合理,就建議改革郵政製度,降低郵費,票費改由寄信人負擔,並貼上郵票作為交費憑證。英國政府接受了希爾的建議。這樣,世界上第一批郵票就誕生了,這第一批郵票的票麵是黑色的,上麵印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每張麵值一便士,人們叫它“黑便士郵票”。

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通車1994年5月6日,是英國與法國乃至歐洲大陸關係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1.1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用了近七年之久的辛勤勞動,終於把自拿破侖以來將近二百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滔滔滄海變通途,一條海底隧道把孤懸在大西洋中的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緊密地連接起來,為歐洲交通史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5月7日

1948年5月7日歐洲統一運動首屆大會開幕1947年底,歐洲各國的統一組織聯合成立了“歐洲統一運動國際委員會”,並於1948年5月7日在海牙召開了有西歐各國代表約800人參加的歐洲統一運動首屆大會,代表中有丘吉爾、雷諾、赫裏歐等著名政界人士,也有許多工業家、學者和教授,大會通過的決議內容包括建立一個歐洲政治經濟聯盟,由各成員國議會選派代表組成歐洲議會等。

1990年5月7日蘇公布衛國戰爭中軍民損失數字1990年5月7日,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盧舍夫大將對塔斯社記者說,蘇聯在衛國戰爭中損失的軍民總數為2700萬-2800萬人。在戰鬥中被打死、重傷致死和被俘未回的軍人共866.6萬名。還有1800萬人受傷或患病。

在這之前,蘇聯官方曾公布過3個數字:斯大林在1946年說,衛國戰爭中蘇聯損失700萬人。此後不久,蘇聯官方又宣布損失達1500萬人。赫魯曉夫公布的數字為2000萬人。

5月8日

1884年5月8日《點石齋畫報》在上海創刊1884年5月8日,英商美查主辦的《點石齋畫報》在上海創刊。這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時事畫報之一。為石印旬刊。由英商點石齋石印局發行,隨《申報》附送,也單獨發售。晚清著名畫家吳友如主繪。配合《申報》國內外時事新聞,發表有關政治、時事、社會生活的圖畫。有揭露清朝統治的腐朽黑暗和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作品,也有低級庸俗、帶有迷信色彩的圖畫。1894年停刊。吳友如名嘉猷,以字行,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工人物、肖像。

曾以賣畫為生,也曾應召為宏大廷作畫。1893年卒。

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5月7日,鄧尼茨宣布德國無條件投降。5月8日深夜12時在柏林蘇、美、英、法四國代表麵前簽署投降書。投降書第一條宣布:“我們,這些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的簽字者,同意德國一切陸、海、空軍及目前仍在德國控製下的一切部隊,向紅軍最高統帥部,同時向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希特勒帝國徹底覆滅而宣告結束。5月8日成了“歐洲戰勝法西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