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7年,適值秦昭襄王十年冬春之交,太子悼失足墜入水中,衛隊救之,然已不及,據載因惡寒入體,延及數日而亡。
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次子柱,立為太子,史稱安國君。
公元前250年十月,安國君繼位,立子楚為太子。三日後在為秦昭襄王歸葬途中,據載年邁體衰,盡終天年而逝,史稱秦孝文王。
於是自楚國遠嫁西秦的華陽夫人,做了三日王後,便成了一個寡婦,當然這個寡婦不一般,是一等一的寡婦,依然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榮華富貴,三日後,子楚繼位,便是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王太後。
先王龍升之時,自然井井有條安排好了一切,心目中最最寵愛的華陽夫人,更是待遇優容登峰造極,可惜之極的是,不管你是出身豪門,還是貴為淩頂,亦或者販夫走卒,乃至於鄉野村夫,有一件事情,從來叫做積德行善,方有無窮後福,縱然手握乾坤,沒有這一樁拿得出手,真是人生一大遺憾,行走坐臥所到之處,被人指指點點,偏偏心中難受,竟是黃蓮之口心自知,何敢煌煌對人言。
昭襄王有二十多個子女,華陽夫人榮寵不盡,宮牆臥房,錦被寬榻,無數番母儀天子,也沒有憋出個蛋來,求神拜佛,不知道揮灑了多少金銀香火,天意弄人,直至天子蹬腿,仍是一個孤家寡人,這番深宮之內,何人來慰徐娘胸懷。
華陽夫人這番無望後續有人,隻好一顆大樹靠到老了,隻不過這棵大樹,真如該死的冤家說的麼,就能俯首帖耳,仍如從前一般,自己說一句這花不錯,轉眼間,無數繁花似錦鋪陳滿室,自己道聲那錦緞冬暖夏溫,不一日,這冬暖夏溫自腳下而至臥榻。思來想去,纖指輕撫昭襄遺物,心中幽幽歎道:少來夫妻老來伴,死老頭子,你在九天還是九地,老娘真是有點後悔了,怎麼那日就聽了那冤家的話,唉,你別怨我啊,從來美女愛英雄,老娘也是美女,還是一個絕色美女,你說說,這冤家生生便是老娘肚裏的蟲兒,怎不叫人神魂顛倒,忘乎所以。。。。
華陽夫人一邊翻騰哀怨,一邊站起身來,踏著腳下現今天子巴結的冬暖夏溫一地錦繡,走來走去,晃得旁邊內監心中一陣不安,是啊,這麼晚了,這個姓呂的怎麼還不來,對了,這個姓呂的,現在已經是堂堂秦國莊襄王的仲父了,大相國,嘿嘿,他媽的,仲父,我看是這大秦國,往後幹脆叫大呂國得了。。。
正在心中泛酸之時,卻聽輾轉來去得美人,腳步忽轉急促,竟然不顧天家威嚴,這是來了,狗日的竟然真敢來。。老王頭佩服。心裏一挑大拇指,可不嘛,堂堂仲父,那還不是來去隨意,如入無人之境麼,誰敢攔著天子的爹啊,雖說是個半父,除了桓公有個仲父,誰還有,那桓公是誰,是他娘的齊國一霸,是戰國五霸中首屈一指的霸王。正在一邊趨從,一邊心中喋喋不休的老王頭,屈腰彎背叭兒狗一樣,隨了華陽公主奔出堂皇大門。
一個高挑厚重身影,緩步跺進了華陽宮大門,正在左看看,右看看,瞧那份氣度,唉,咱老王是沒這命了,就是有,他奶奶的,褲襠裏空空如也,這麼一想,也就仍是個叭兒狗樣子,趨前諂笑道:仲父,您可來了,您看看,您看看,太後都迎出來了。
那個高個子錦衣華服,一走腰懸的巴掌大一塊碧玉,就晃一下,老王頭眼中泛出一點光華,透出無邊貪婪之色。砸吧一下嘴,仲父也有仲父的好處,自己沒少拿這廝的真金白銀。想到這裏,諂笑更勝,那高個子揮手一拍老王頭肩膀,哈哈一笑,將老王頭拍的差點五體投地,想想不妥,使勁站穩之間,華陽夫人出聲了,不韋呀,咋才來,妾身盤盞齊備,就等你開飯了,快來,走走走,老王頭你閃開。。
哎吆,得嘞,老王頭一邊疾退,一邊就真他娘要跪了,我操,這是什麼太後啊,感情先王一蹬腿,才三天,才一二三四五六六。。。天啊,這娘們要騷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