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顯妙法再堅道心(2 / 3)

風淒淒,雪紛飛。山高風更大,嘯聲也帶刺骨寒意,風厲雪飛狂,四散飄飛更迷人眼。

托缽村夫為之歎曰:

風緊山高雪紛飛,峰陡路險人淒迷。十分寒意戎衣透,一片辛酸痛淚滴。祭汝空憶英雄笑,歸營漫聽戰馬嘶。當年意氣正風發,衝陣揮槍破大敵。

眾軍士擺上祭品,太平汗皇與徐文虎焚香祝禱;致祭完畢,李詩劍灑淚下山。

下山歸營的路上,徐文虎就勸說李詩劍,讓他放棄了汗皇之位,跟隨自己前去那上位世界修仙去也。

李詩劍道:“我從師兄身上,已經看到了修仙的好處。既然厲老師他們都在那邊,我回去將國事安排完畢,就遜了這汗皇之位,隨師兄你同去修仙。”

他兩個下山去了,卻不知那雪嶺斷崖背陰絕壁之下,一個巨大的雪繭,正將有所動作。

原來,當日李詩君被心鏡上人打落到此,太平汗皇是遍尋無果,幸有太皇天命運神王出手製止心鏡上人,救了李詩君一命,於是李詩君就此渾渾噩噩,如夢似醒地在雪繭中修煉起來了。

李詩君所修煉的是厲文山所授之《觀魚經》,李詩劍也學過,隻是李詩劍作為太平汗皇,那是日理萬機,俗務纏身,自然是進境緩慢。

至於李詩君,在修煉途中,人在雪繭之內,本是無有半分塵滓於心中,本應當是進步快得很的,然而事實卻也是進境緩慢。

細究原因,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有人一生順水順風,有人一生坎坎坷坷,有人著著春風,有人步步落後。這就叫做: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啊!奈何李詩君數奇不偶,嗚呼!

——如果能像正常人一樣地修煉,此時的李詩君,應當是跨過後天境界,進入先天境界,就能自然而然地醒來了。然而,他仍然未醒,隻因為速度不夠快。速度不夠快,就悲劇了。

李詩君進境緩慢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跟功法的高低也有一定的關係。李詩君所修煉的功法觀魚大法,畢竟是低級功法,若是好的功法,隻怕他的境界修為,如今應是不下於徐文虎。

另一個原因就是,李詩君在渾渾噩噩,似醒非醒之中修煉時,因為不能有自我意識主動引導體內真氣運行,進境自然是很緩慢的,

人各有命,際遇不同;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這個李詩君呢?嗚呼,李詩君!

卻說太皇天那煉製神王車高軒,這一日在神府中修煉,突然心中一動,便起身喚過弟子妙悟吩咐道:

“妙悟,那下界之九重天世界裏,太平汗皇李詩劍要遜讓汗皇皇位,從此修仙去也。妙參使命已經完成,懲罰結束。然而為師當年既然說過了不許他再入我神王府,卻是不能食言。

雨落不能再回天上,話出潑水難收。我這裏有一顆百世珠,你將珠子給他,讓他用轉世之法修煉,百世轉生,功成之後,他自會成為不弱於為師的大能高手。”

妙悟聽了,不免為心疼師弟,就鬥膽說道:“師父,雨落不能重回天上,但若化作雲氣, 不也算是重回天上了麼?”

車高軒聽了,怒道:“妙悟,你說什麼呢?莫非你要讓師父把說出去的話再收回來吞咽下去?”

妙悟連道:“師父息怒!弟子並無這等想法。”

車高軒稍息怒意,說道:“化作雲氣重回天上,我要你這麼做,也就等於是讓他雨水化作雲氣重回天上了,隻是形式不同罷了!

妙悟,我知道你這是心疼你師弟。那李詩劍,身有龍氣,將來修仙大成有望;你若是心疼妙參,我這裏有血親感應之法,你可去施加於他二人,這樣,將來李詩劍跨過仙道境界後,便能感知妙參轉世之身,或能對妙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