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言者無心,聞者有意,徐文虎聽了這些,心中立即想到,托缽僧明塵大師應該是外來的吧?
這邊既是這等規矩,那麼,我徐文虎就一定得去見見那個拄杖托缽的人,畢竟親眼見過之後,才好死心。而且,除去這條線索,別的又哪裏有什麼尋找師父他們的線索呢?
徐文虎心中定下了主張,就向智圓問道:“大師,那手托黑缽的拄杖僧人現在在哪裏?”
智圓道:“那個老師兄啊,按照我們禪宗的規矩,應該是送到淨空山淨空寺去了。”
徐文虎聽了,又問道:“淨空山淨空寺?他不是在這邊啊?那邊到這裏怪遠的吧?”
智圓道:“不遠,不遠,也就三千多裏罷了。”
徐文虎聽了,暗暗咋舌!三千裏,叫“不遠,不遠”?
且說二人到了施善齋,智圓幫徐文虎領了粥和藥,智圓說道:“徐施主,你若是暫時無有去處,隻須在我們這裏做做義工,便可每天按時來這裏領粥領藥了。”
徐文虎聽了,心中暗想道:能如此也好,我這身上難受,趕不得路呀。
於是徐文虎學著智圓模樣,也是雙手一合什,躬身說道:“阿彌陀佛!多謝大師!”
卻說徐文虎在這臨沙禪院呆了下來,數日後,傷勢已經痊愈,徐文虎此時也暗暗猜測到,自己必是被人救了,但是,救了自己的人,卻是打了自己,自己的牙齒掉了幾顆,可以說明,對方必是恨恨的狂扇自己的耳光。
既然恨我,又為什麼救我呢?徐文虎想不明白。
到了第七天,徐文虎身上再無傷痛,又是生龍活虎的模樣了。於是徐文虎就要離去,就向寺中諸僧告別,又特地與來智圓告別時,智圓說道:
“徐施主,你若是要去淨空山,不如明天走,明天貧僧要去淨空山領取物資,你正好可以坐我的追風靈船。”
徐文虎聽了,不勝欣喜。
第二天,智圓果然帶上了徐文虎,前去淨空山。將到淨空山時,智通說道:“徐施主,貧僧不能把你直接帶上淨空寺去,這裏是淨空山下,施主你就此下去,過了前麵的小鎮子,再往東北走不遠,是淨空山主峰,山上就是淨空寺了。”
徐文虎聽了,感謝不盡。
卻說智圓去後,徐文虎徒步來到淨空山主峰之下,就沿著山道,一步一步往山上淨空寺中來。
徐文虎初登上山道時,還覺得天氣炎熱,走著走著,便見夾道高樹,遮盡日光,耳中聽得啼鳥百囀,如雨紛飛,突然間,有洪鍾之音,如欲洞穿時空,悠然而來,直撞耳鼓,直擊心田,令人心中一震,耳目一醒。
徐文虎聽了這鍾聲,便知必是山寺敲鍾所發。當時徐文虎提了精神,加速前進,直上高山。
不多時,來到山寺之門外,寺門外是靜悄悄的,山門倒是大開,一副來者不拒的樣子。徐文虎跨過那高高的門坎,進了寺門,但見桃花正紅,都種在極大的缸中,院正中又是一個大池,池裏養著一群紅尾錦鯉,池正中卻是有一座假山,山上有朱紅大字,寫的是:錦鯉池。
朱紅大字之下,另有四句偈:一入空門萬事休,萬事休時得自由。我心逍遙自在處,錦鯉化龍勝封侯。
徐文虎見了,心中暗道:出家人果然不打誑語,這幾句雖不大雅致,卻也說得實在。
徐文虎當下繞過小池,卻正與一人相見,這人正是智圓,智圓當即打個問訊,說道:“阿彌陀佛!徐施主,就此別過!”
徐文虎道:“謝過大師!”
智圓轉身向後一指,便自行離開。原來,智圓已經將物資領取裝船完畢,正要駕馭追風靈船離去,見徐文虎到了,就伸手一指,告訴徐文虎知客僧堂所在。
徐文虎見了,自也明白,當即又謝智圓,然後就往智圓所指的方向,那知客堂所在之處走去。不多時,到了知客堂,就見有個僧人在桌案後端在。
令人驚訝的是,此僧盤坐在蒲團之上,按說要低於桌案,然而,那蒲團卻是離地三尺,於是此僧樣貌,便宛然可見。
徐文虎上前施禮,口中稱道:“攪擾了!村野凡夫,拜見仙師!”
這盤坐於蒲團之上的僧人聽了,就微睜二目,說道:“你是徐文虎?”
徐文虎大驚:這人果是神仙!他竟能預知我徐某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