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城牆上,一通鼓響。城牆上立起“人”字形木架,木架上有著巨大的繩網!太平軍投石兵投出的石塊,都是落在繩網裏,在裏麵晃蕩幾下,便告無功!
緊接著,城牆上有許多士兵,拿了叉子,挑住繩網,往外一頂,就見這些石塊,被頂出繩網,掉到城牆外麵的護城河裏去了。
太平軍李詩君大營中,眾人都是驚訝沉默,都看向了李詩君,那神情意思,都如是在問:“元帥,敵方用這招實是來破我們飛軍的呀,怎麼辦?”
李詩君歎道:“這必是城中哈君寶的設計,要圖謀我飛軍!幸好我這是第一次使用飛軍,先行試探,否則,隻怕我飛軍難免全軍覆沒呀!”
李詩君深自慶幸:因為若是用飛軍奪城,他必然是如李詩劍一樣,要身先士卒的,那樣的話,隻怕就要遭殃嘍!
李詩君正在感歎慶幸之際,轅門外有太平汗皇信使遞送加急情報來到。
李詩君接待信使,看了加急情報時,不由得一呆,眼中流下淚來,口中歎曰:“痛哉!張三哥!哀哉!張三哥!”
原來這加急情報所說之事,乃是右軍林珙元帥用飛軍奪取木門峽險關時,先鋒張猛領飛軍千人,用投石車投上關城時,被那大西汗國右相卜君瑞同樣以繩網困住。張猛將軍陷在繩網裏,急切之間無法反抗,竟被大西兵亂箭射死!嗚呼!
卜君瑞還得意洋洋,號稱自己這用繩網破敵之兵為“網軍”,專破飛軍!
林珙將敗報報給李詩劍,李詩劍當即命令宋義、呂岩領兵二萬前去支援林珙,同時,向並縣前線這邊送來加急情報,通知李詩君暫時不可用飛軍奪城。
李詩君送走信使,與軍師並諸將商議軍情。田夢常、徐興、馬榮、常勝等將領都到了。
李詩君道:“二位軍師,各位將軍,我軍今天圍城,初到並縣城下,須防他偷襲,此為其一。明天夜裏,我軍要偷襲敵城,務必一戰克敵,奪下並縣。不知諸位尚有何建議不?”
田夢常道:“師弟,我軍奪了並縣,但後麵還有那龐縣,也是進軍西寧州的重要關隘,我想,我們可不可以乘著奪下並縣之機,順勢而西,一舉拿下龐縣呢?”
李詩君道:“師兄有何妙法?”
田夢常道:“不如我軍明天夜裏,這邊來奪並縣,卻在五更前,那邊另出一支兵偷襲龐縣。”
李詩君道:“師兄,請說得細致一點兒吧?”
田夢常道:“師弟,不如明天夜裏,你領大軍突入並縣城時,我與常勝將軍或是馬榮將軍,領兵二萬,前去奔襲龐縣。你這邊在力求四更結束戰鬥,五更出兵援我。”
李詩君道:“師兄,那龐縣縣城,與這並縣縣城一樣,是城高池深,不用飛軍,隻怕不行呀!”
田夢常笑道:“師弟,我估計那龐縣守軍,隻想著並縣有仲君禮與哈君寶守衛,必然中警惕不高,若用飛軍偷襲,他們未必想得到呢!”
徐興聽了,也說道:“田軍師說得有理。並縣到龐縣,路程有一百一十多裏,所可慮者,是這大號投石車,趕路速度達不到要求,難能按時趕到龐縣城下呀!”
田夢常道:“我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了,可以讓匠作營將投石車拆了攜帶,到那龐縣城下時,再組裝起來,以作攻城之用。”
眾人都說如此甚好。馬榮道:“田軍師,馬某願意與你一起攻打龐縣去!”
大刀常勝道:“馬將軍不要爭,還是由我常勝隨田軍師攻打龐縣!”
李詩君笑道:“兩位先鋒不必爭執,依我看,這邊並縣之事,已無懸念,而那邊龐縣,飛軍奪城,正需要大將當先,不如兩位先鋒都去。”
於是馬榮與常勝這才不再爭了。李詩君又向田夢常道:“師兄,動用飛軍之前,師兄一定要摸清敵情呀。我一想張三哥犧牲,心裏就不好受。”
田夢常道:“師弟,若是要為張猛將軍報仇,我軍打下龐縣後,可以出兵一支,向南攻打經縣,此地是那辛君集卜君瑞的後路要隘。隻須拿下經縣,便是抄了他辛君集卜君瑞的後路。”
李詩君道:“好!就依師兄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