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托缽僧父子相見(3 / 3)

托缽僧聽了,笑道:“常施主,你們與那陳誌元,依老衲看來,應當是聯手對抗朝廷圍剿才是,所謂‘唇亡齒寒’,怎麼反而自相殘殺起來了呢?何況老衲既已出家,豈可上陣殺戮?”

常思琛聽了,心中暗道,大師說得有理!隻是我為臣下,真正作主的,還是陸九公啊。(常思琛自此暗暗生了一分尋求明主之心。)

目前順義軍四大勢力,正相互搶奪地盤,九公他被人搶了倒馬州,失了立足之地,這才來占了安順州,又來爭奪平安州,誰想陳誌元竟有高人指點,九公他折了大將於得水呢?!

想到這裏,常思琛道:“大師說得極有道理,隻是目前其他各部都在搶奪地盤,九公他孤掌難鳴,不得不跟風從俗隨大流啊。眼下請大師戰那常勝,實是請大師救常某性命。”

原來,這常思琛昔日曾經救過托缽僧一命。他如今這麼說,等於是挾恩求報,托缽僧可就不好拒絕了。

於是托缽僧道:“施主,既然是這樣,老衲便答應你陣前會會那常勝!隻是此後,不可能留在你那邊。依老衲看來,你順義軍四股勢力,為首者都無遠見,難成氣候,希望施主你也明白這一點,趁早抽身哪!”

常思琛道:“謝大師金玉良言!小可謹記於心!陸天王正在寺外,等候大師賜見,還請大師允準。”

當時托缽僧就道:“施主請回,老衲略作收拾,自然會趕赴軍前。那陸九公,到了陣前之日,自會相見,不必非要在今天相見。”

常思琛聽了,就唯唯說道:“大師,我與九公目前駐紮在白雲嶺下,大師既然不願意與小可一同前往,那小可就先行一步,專候大師法駕!”

常思琛出了大時寺,陸九公道:“常先生,怎麼樣?”

常思琛道:“回天王,那明塵法師不願加入我軍。”

陸九公聽了,就道:“我與先生一起前去拜訪他。”

常思琛道:“小人剛才說過天王要見他,他說是到了軍前之日,自會相見。”

陸九公道:“先生剛剛說他不願加入我軍,又怎麼說軍前相見呢?”

常思琛道:“他雖不願加入我軍,但小人曾有恩於他,故而挾恩求報,他迫不得已,答應為我軍斬殺常勝了呢。”

“原來如此。”陸九公道。

常思琛道:“他既然答應了我,那麼我們回營之後,若是常勝挑戰,便當堅守不出,專候托缽僧到來斬他。”

再說托缽僧,本也無甚收拾的。他此來大時寺,本是為著心中疑惑,前來向寺中方丈請教。

這十六年下來,托缽僧除去一次渡河,因為不會泅水而遇險,再無其他。隻是,十六年的托缽,讓他身體越來越強健,早已成為一個高手了。

近半年來,托缽僧屢屢覺得,自己身邊如有人在,卻是根本看不到人。托缽僧以為是幻覺,又想自己現在是身強體健的,豈能是幻覺?又一想,莫非是修持不足?於是就來這大時寺向方丈大師請教,畢竟人家乃是大德高僧。

此時托缽僧既答應了那常思琛,當即就便辭別大時寺方丈,前往白雲嶺來。

就在半道上,路過一處黑鬆林時,托缽僧聽得林中異動聲響,抬眼看時,隻見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跟瘦猴兒似的,與乞丐不差什麼,手中卻拿著一把又厚又大的單刀,衝了出來!

托缽僧一看,心說這把單刀,隻怕比我的刀重一倍也不止,難為他如此精瘦精瘦乞丐一樣的一個人,卻使得動這麼重的一把刀!這真是海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啊!

托缽僧當時後退一步,抬手取下自己的單刀,隻待相鬥!哪知那人出了鬆林,見了自己,並不上前來戰,卻是大喝道:

“劉小棒兒在此!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