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漫長的雨季敵人的後勤怎麼保障,平原上到處是彈坑,他們的卡車能保證每天運送十萬發左右的炮彈麼?” 吳庭和是本地人,他太熟悉這個區域的氣候特點,離海洋近雨水也多。
他們的猜測相當正確,晚上機場到高地的公路陷入癱瘓狀態,八向車道的簡易公路上已經在持續的細雨中變的濕滑,所以八向車道就不在有任何意義,去一個方向的車隻用一個車道,避免在公路上出現事故,可雨沒完沒了的下,簡易公路就是爛泥路,很多卡車陷在泥坑裏,輪胎使勁轉動就是出不來,車上的彈藥也沒法弄下去,半路上空車也少。
雷雨田得到報告以後陪總長宇文陵吃過晚上飯冒雨視察公路,先開始掉進去的車以後公路上的憲兵用V150裝甲車以及悍馬車幫忙往出拉走不出來的卡車,憲兵們都在卡車後邊推,有的搬運石頭放在泥坑裏修補破爛的公路,憲兵都成泥猴子,雷雨田看著他們都比較心疼,多好的士兵呀,弄這麼賣力氣的做事的人不多了。
副官給雷雨田打著雨傘,雷雨團從一輛悍馬通訊車裏拿出電台的話筒,“戰區指揮部,我是雷雨田,我現在機場以東的公路上,這裏很多卡車掉在泥裏出不來,讓工兵參謀立即叫來所有的工兵部隊,戰鬥工程車維修車搶修車拖車都可以,全調過來,還有工兵的卡車,要馬力大的卡車,過來幫忙把運輸車弄出來,速度快點。”
機場內悠閑了很久的工兵可算好日子到頭了,大家拿上雨衣開上各種車輛趕往公路上,很多工兵都有履帶搶修車,坦克都能從泥裏拉出來,卡車算什麼。工兵還帶來足夠的修路的工具,抽水機以及推土機和挖掘機,還有很多自卸卡車。
工兵那都是專業人員,有的卡車直接跟挖掘機去找石頭,修路需要大量的碎石頭,卡車一車接一車的去拉,工兵指揮官坐著吉普車巡邏,看到泥坑就擺一個路障,後邊的卡車立即往下倒一些碎石頭,然後由推土機把石頭推進坑裏,當然抽水機需要提前把水弄出來。
雷雨田看到上百台工兵的車輛都在忙,可還是有很多卡車在泥裏出不來,他隻好繼續調動部隊,他用無線電呼叫裝甲師,“林飛宇,你現在忙不忙,你最好弄一些坦克修理車以及裝甲車過來,很多彈藥運輸車已經掉在泥裏,過來幫忙往出弄,我現在就在公路上。”
無線電傳送話音的時候外邊的雷聲雨聲也一起傳過來,林飛宇現在就站在一輛M577裝甲指揮車跟前,他的裝甲師履帶車輛最多,很多車上都有拖鉤,幾十台車輛正忙著往出拉卡車的,卡車還有壞了的,履帶車需要一直把卡車拉到炮兵陣地,卸載彈藥後再把卡車拉到維修營,裝甲師也不是在睡大覺。“我就在公路上,現在沿公路向東派車呢,處理完一段公路上的卡車就繼續向西走,我們一會就見麵了,現在拉出去五十多兩卡車了,該死的天氣呀,怎麼雨下個沒完?”
“不下雨我早回去睡覺了,一起忙吧。”
“老雷,是不是退下去的M-24坦克還在基地放著呢,不如拉出來用到報廢,直接把武器拆下來用坦克底盤當拖車,履帶車容易在這破路上行走,也可以改成裝甲運輸車。” 林飛宇想起來陸軍部報廢清單上的東西,戰爭初期M-24起了決定性作用,每天坦克發射上百發炮彈,不亞於那些火線上的105榴彈炮,給步兵及時的支援,一次又一次的堵住防線上的缺口,也算是老古董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出現這麼糟糕的情況,老古董還必須繼續使用,誰讓陸軍沒有足夠的履帶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