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南非之魂曼德拉(1 / 2)

在世界政壇領袖中,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人生極富傳奇色彩。曼德拉是一位堅定的反對種族歧視的黑人領袖,他最好的年華是在監獄裏度過的。1990年,已經72歲的曼德拉獲釋,重返政界,立刻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曼德拉從容地開始了新的生活,27年鐵窗歲月的磨難絲毫未能削減他的熱情和信仰。很快,曼德拉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領人之一,即便在歐美等西方國家,他同樣受到英雄般的禮遇。

納爾遜·曼德拉1918年7月25日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他的父親是坦布族酋長,家境比較富裕。曼德拉的父親想把他培養成部落領袖,於是,曼德拉到了白人學校就讀。他需要一個名字來適應白人社會,“納爾遜”成了他進入白人世界的標誌。曼德拉先後在黑爾堡學院和威特沃斯蘭德大學教受教育。在學校期間,他拒絕參加歧視黑人的一切活動並且堅決抵製,曼德拉的這種抗爭精神貫穿了他的一生。

1942年,曼德拉法律專業畢業後,他沒有順從酋長父親的安排,而是選擇了他願意去做的事情。這時候的曼德拉更深切地感受到南非黑人所受到的歧視,在這個國家,黑人不斷受屈辱,他們上下班隻能坐黑人的車,白人可以隨意打罵的黑人,而警察則不聞不問。曼德拉對此感到強烈的不滿,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黑人,看到種族偏見,心理幾乎被壓垮,但同時激起了他來自血液裏的反抗。1944年,曼德拉加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即非國大黑人聯盟,他成為聯盟強有力的領導者之一,此組織為南非自由之路恒定了明確的方向。

踏入社會後,曼德拉開了南非唯一一家黑人律師事務所,為黑人的權益提供法律保障。但是在當時的南非,在約翰內斯堡,從未有一個黑人能夠製約白人,黑人在白人槍口的逼迫下隻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定居,又哪裏有公平、自由。曼德拉為使南非當局確立反對種族隔離法而奮鬥著,他的律師事務所,成了幕後鬥爭的根據地。

曼德拉積極地投身於反抗執政的國民黨種族隔離政策的鬥爭,受到南非當局的迫害。1956年他因叛國罪受審並拘禁,1961年被法庭宣告罪名不成立。

60年代初的南非,形勢無情地變得嚴峻起來。1960年3月21日,在南德蘭士瓦的一個名為沙佩維爾的小鎮,大約5000名非洲人與300名白人警察平靜地對峙,警察在片刻的混亂中開了火,射殺69人,打傷186人。這次屠殺在全世界都引起強烈反響,種族隔離製度的野蠻受到了普遍的遣責。但南非政府毫不理會國際輿論,有恃無恐,強行取消了非洲人國民大會。

非國大被取締後,公眾人物被迫轉入地下。這時,剛剛獲得自由的曼德拉審時度勢,建議非國大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1961年6月,非國大領導采納了他關於使用暴力手段的建議,秘密成立了非國大的武裝力量“民族之矛”,由曼德拉領導該組織。流亡的生活使曼德拉成為軍事戰略家,他成了南非黑人的偶像和英雄。這期間,曼德拉於1962年1月到英國訪問,在那兒,43歲的他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回國不久,因政局動蕩,曼德拉又被南非當局逮捕,被判5年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