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哥,李元吉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忠誠,“大奸似忠”,李元吉心裏隱藏的秘密別人豈能探測。感受到長安城中的氣氛,李元吉知道,現在並不是和大哥翻臉的時候,隻要李世民一下台,下一個扳倒的對象,李元吉已經選好,就是大哥李建成。

之所以這樣做,李元吉有自己的緣由,他太明白做人的道理了,即使自己不與大哥翻臉,誰能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永遠與大哥的後代和平相處嗎?

李元吉害怕大哥兔死狗烹,李元吉太清楚了,在權力麵前,永遠隻有一個勝利者,而這個人,是不能允許別人對自己指手畫腳的。

另外一件事的發生,也是促使李元吉思想改變的主要原因。從一個算命先生這裏,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將自己的元吉二字組合起來,便變成了一個“唐”字,這是在暗示自己就是大唐未來的接班人。

有這樣的發現,李元吉認為自己找到了做皇帝的理論基礎,在他看來,算命揭示的命運,就是上天的安排,這樣的結果,能夠為自己將來奪權起到口號的作用。

麵對權力這道鐵門,李淵的三個兒子各有打算,當李淵邁著疲憊的步伐,拿著自己的鑰匙試圖打開這道鐵門時,李淵突然發現,自己擰不開這道門了,他猛然意識到,事情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事先的料想。

麵對這道打不開的鐵門,李淵茫然的站在門外,他不知道後麵的結局,但他已經料想到了鐵門裏的情況:鐵門裏,所有的東西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麵對這樣的變化,李淵知道自己已經無能為力。

第四節:爭鬥前的準備

兄弟相仇的感觸,李淵是從此次突厥入侵開始的,在討論抵禦突厥入侵的方案時,李淵明顯感到了李世民幾兄弟的不和,從他們的言語中,李淵讀出了三個字:“殺死你!”

李建成指使自己的親信幕僚提出建議,建議將李世民身邊的親信侍從全部調走,跟隨李元吉前線作戰。李建成這樣的舉動,使李淵感到很寒心,李建成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向自己挑明,在長安城中,李建成與李世民之中有一個必須滅亡。

如果自己沒有猜錯,李淵知道,李世民的親信侍從一旦離開,李建成必定會將屠刀舉向自己的親弟弟,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長安城中必定會陷入激烈的動蕩中。

李淵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議,讓李元吉領兵抵抗突厥,但對於帶走秦王李世民的親信幕僚,李淵並沒有做出明確的答複,這樣做,李淵是想留給自己一些周旋的時間,讓他找到一個平衡點,最大程度的消除潛在的隱患。

李世民並不是李淵想象中的“忍者”,大哥的建議,李世民從中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血腥味,自己隻有一雙手腳,親信的存在,很多時候給了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如今大哥這樣做,意味著這是動手前的準備,想到這些,李世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看來,爭鬥真的避免不了了。

正當李世民猶豫不定的時候,安排在李建成身邊的眼線很快傳來消息。這個名叫王晊的警衛員悄悄告訴李世民:“太子準備將你手中的親信換掉,然後在出軍的路上將他們處死,之後再找借口殺掉你,然後說你暴病身亡。”

王晊是李世民安排在太子身邊的親信,他的話李世民沒有懷疑,李世民想了很多,這一刻,李世民又想到了“道德”這兩個字,麵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奪取自己性命的事,李世民思考再三,決定永遠不先動手。

即使權力的爭鬥不可避免,李世民也要為自己的名譽而戰,取得一個被動還手的借口。

麵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險,李世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隊伍的團結直接影響著鬥爭的勝敗,這時的李世民想到了仍然留在身邊的親信侍從,此危難之際,正是檢驗他們最好的機會。

李世民招來親信侍從,將王晊的話一句不漏的說了出來,這樣做,李世民是想看看他們的反應,這一刻,李世民知道這是在檢驗自己的領導才能。

很幸運,這是李世民的第一感觸,長孫無忌等人並沒有退縮,在關鍵的時刻,他們並沒有背叛自己。李世民的心裏隱隱的鬆了一口氣,經過這次試探,李世民認為李建成的所作所為對自己沒有大的威脅,有他們存在,永遠會帶給自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