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了10.30分,趙世辰知道這些酒囊飯袋是不會有什麼好意見的,應當收場了。他吩咐組織會的讓大家肅靜。綜合科長大聲喊道:“大家靜一靜。”身陷爭吵中的人們沒有聽清他在喊什麼,依舊吵鬧不休。無奈,他隻好抓起桌子上的不鏽鋼茶杯狠狠地敲了敲,這才讓他們停止了喊聲,驚訝地四周瞅瞅。
隻見主持會議地綜合科長站起來,說:“同誌們,大家討論爭吵了兩天了,該說的都說了。現在,請趙主任給大家說說。”
趙世辰穩了穩身子坐得端端正正地說:“同誌們,大家文化深,點子稠,意見有針對性,我老趙受到很大的啟發,我一定在班子辦公會上維護大家的利益。”
“好!”會議室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趙世辰等掌聲停了,接著說:“感謝大家信任我。我跟你們講一個自己經曆的真實故事。那年,我剛從部隊專業到地方當副縣長。當時,不像今天房地產很興盛,大家基本上住著單位的宿舍。我們當領導也就住兩間平房外加一個灶房,與一般幹部,甚至中層幹部比,這也是很不錯的了,我們全家很高興。
縣長在與中層幹部交流中,了解到大家基本上是農村和外地的,在縣城沒有住房。他覺得,一個縣長連自己中層的生活都不關心,就說不過去。他讓辦公室主管後勤的副主任與城建局長反複調研,如何改善幹部職工住房問題。這兩位都是農村人,在就有在縣城擁有自己住房的心情很迫切,隻是沒有政策,如今,縣長有指令,他們不敢怠慢,反複查看,甚至私下請了風水先生,選中了玉皇山下,涇河南邊一片開闊地帶擬定為幹部住宅區。
那時候,土地價錢很低,手續也不像現在麻煩。政府常務會議確定,縣處級幹部每人3分地,科及以下2分地,政府提供土地,幹部自己出錢蓋房,統一建成二層,采取自願。幹部們非常感激政府,紛紛蓋起了房子。我與家人商量,咱們是外地人,在這裏蓋了房,根就紮在山區。不蓋吧,機會錯過又不甘心。
花這錢不值得,最後全家表決不蓋,我的三分地讓給了常務副縣長的小舅子。一年後,這個美麗的幹部村建成,他們住進了自家的屋子,從公房中搬走了。我們的鄰居變成了普通市民,素質一下子大幅度下降,吵雜、丟東西成了常事。幹部們開會都炫耀自己的新家,我與人家沒有共同語言了。我們家有些後悔,但是,沒有了政策。
再後來嘛,我不說,大家也知道,房價漲得很快,有些人賣掉小院子在長安、涇渭買了房,有些改造成別墅,人家當年區區幾萬元的投資,一轉手變成幾十萬,甚至百萬。而我存在銀行的幾萬元,十幾年了才不到一萬元的利息,買房還得花大價錢。家人們很後悔當初的選擇,都說,如果那時蓋了房,我們如今買房的錢可以買幾輛小車。
唉——不說了。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隻能自認目光短淺。早知三日事,富貴一千年。有時候還得冒險,我的故事講完了。大家是搞經濟的,如今怎麼選擇,你們自己算算賬。”趙世辰說完,又石佛似的坐著。
他們聽了趙世辰一席話,這些小市民、農民思維的人靜悄悄地算起帳,不時有人交頭接耳,市場房價2100元,我們1370元,140多平方米,就是現在轉讓也是10萬元到手,這麼好的事我們賭一把。
麻威飛這回不再讓風頭了,站起來大聲喊道:“趙主任,我們同意交錢。”
會議室一片掌聲。沒有什麼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