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竹,最近,公司可不太平呀。人們吵吵嚷嚷地說什麼來著?蓋房子的事你知道嗎?”
“渴望改善住房的人眾多,群眾的確反響強烈呀,不少人把矛頭指向了你。秦守盛的妻子張菊麗悄悄告訴我說,在家屬院活動室裏的人埋怨說,夏宇彥當年為了一己私利,購買豪華轎車,耽誤了大家改善住房條件的大事。如今,人們說的這事對你不利呀。”
“唉——!眾口難調,4、500人的家長,實在不好當呀。這正是我煩惱的事,思前想後,一時理不出頭緒。人說你是我的智囊,背地裏稱‘參謀長’嘛。如今,就再參謀一回,說說你的看法。”
“按說政府實行了貨幣化分房,哪個單位再要自己蓋房子是說不過去的,也是違規行為。可是,政府建起了廈華家園,不少部門紛紛仿效,也沒有那個機關出麵幹涉,市區單位幾乎都蓋起了自己的新樓房,唯獨經信總公司沒有蓋房。我們局名稱改為總公司,已經遭到病垢。如果,再不想方設法改善幹部職工的住房,提升職工的士氣,實在說不過去了。”
“我頭疼的就是這事。前車之覆,後車之鑒。隋世鑫不是蓋起了房子,我們後來者享受了。他自己沒有住上,卻灰溜溜的走了,還落下不少風言浪語。我尋思蓋嘛,弄不好,沒吃著羊肉,惹一身膻。可是,蓋房子是人心所向,不順應潮流,因勢利導,一味強調原則,群眾意見難以平覆,必將影響我的聲譽和以後工作地開展,我現在是行在江河裏的船遇到風浪,左右打轉轉無法靠岸呀。”
“嗬嗬。老寶貝,別繞圈子了。你內心想不想蓋房,這才是問題的焦點。我不想猜你的心思,給個結實話,你怎麼想的?”
“我們在這單位也不是一年半載了,累積的矛盾重重,積重難返。職工素質參差不齊,情況十分複雜呀。我可不想步隋世鑫的後塵,好心蓋房沒有好報。在告狀聲中,夾著尾巴去了交通局,擔任帶括號的副職,沒進監獄已是很幸運的了。”
“俗話說,人比人活不成,馬比騾子馱不成。人和人哪能完全一樣,你把自己與無能的老隋劃等號,難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還是被房子嚇破了膽?如果你不想蓋房,這很好辦。欲蓋彌彰是最好的辦法,你在大會小會上高調談蓋房,放出風一定要建高質量的房子,派人四處聯係地塊和建築商。然後,看風使舵,走一步,看一步。張菊麗說,張誌立副總在活動室說,如果花10萬元蓋單元樓房,我就北莽原老家蓋別墅。他明確表示不讚成單位蓋房嘛,讓他打頭陣,吸引眾人的目標。”
總公司政務會議正在緊張地進行著,陳忠文一字一板地彙報著聯係情況“…經過多方努力和艱苦的談判,我們與輕紡公司達成了共同蓋房的意向。他們提供60畝地,按容積率5計算,可蓋20萬平方米,戶均140平方米,每戶需要出資10萬元左右,先期要付4萬元…”
張誌立副總一聽就急了,嚷道:“慢著,你說什麼?140平方米,我粗略的算了算,成本價是每平方米1020元左右。在我老家每平米也就500元,這個價完全可以蓋起豪華別墅。”
羅德望連忙駁斥道:“你們老家在北莽原上,祖傳的樁基地可以蓋別墅居住。我們老家遠離涇渭7、800公裏的內蒙古,怎麼辦?你給我出個點子。咱把話說回來,你不想要房子,轉讓指標少說也能收入3、4萬元。衛生局遊局長在廈華家園14萬元買的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一轉手賣了38萬元,24.5萬元的進賬呀,這可是真金白銀的錢呀,同誌,房地產利潤豐厚呀。你就是不住,我幫助你轉讓嘛,就當給大家辦點福利,何樂而不為。”
夏宇彥看著羅德望激動的神情,麵露不悅之色。一貫善於察言觀色的趙世臣明白了一把手的意圖,慢條斯理地說道:“無論蓋與不蓋家屬樓,我們都要從長計議,我覺得10萬元錢也是不小的數目,一次拿出4、5萬,我們公司有不少人也是沒有辦法的。我的意見是繼續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盡量降低地價成本,讓大家住進物美價廉的商品房。”
夏宇彥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於是,揮了揮手,說道:“今天的會就開到這裏,大家想住好房子無可厚非,我和同誌們的心情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目前條件很不成熟,人們爭議很大,那就先緩一緩。忠文,你繼續聯係便宜地皮,爭取把好事辦好,實事辦事。散會。”
羅德望還想說什麼,趙世臣一個眼色示意過來,欲言又止。
夏宇彥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大家頓時啞口無言。經信總公司蓋房的潮流被輕易化解了,張誌立不合時宜的發言留下了把柄,人們把不願蓋房子的不滿發泄到張誌立身上,夏宇彥暫時度過了危機。然而,等待他的是更大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