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的父親陸宰曾經在宋朝做官,頗有民族氣節,朝廷南渡後,他就回到了家鄉,不再從政。陸遊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立下了抗戰複仇的壯誌。29歲時參加進士考試,名列前茅,但因在秦檜等人前大談“恢複論”而被除名。孝宗時,皇上賜他進士出身,開始走上仕途,曆任夔州通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等地方官,後來做過朝議大夫,禮部郎中。65歲那年再度被罷官,此後回老家閑居,死時年八十六歲。
陸遊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誌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陸遊的主要文學成就在詩歌創作上,他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9300多首。除了詩之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些詞作清麗纏綿,有些詞則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寄寓著高超的襟懷,或蒼涼曠遠,或寓意深刻。如[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他還有些詞作寫得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和他的詩作非常相似,風格豪放,氣魄雄渾,和李白非常相似,所以又有人稱他為“小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