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天下反(1 / 2)

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統治在中國前後隻有89年的時間,雖然蒙古的鐵蹄盛極一時,但“隻識彎弓射大雕”的蒙古族在他們的統治中存在很多弊端,其中嚴重的民族歧視導致他們末期的統治動蕩不安,同時宮廷內部的鬥爭也愈演愈烈,很多地方的人民都難以維持生計。特別是末代皇帝元順帝(史稱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即位後,更是荒淫殘暴,國庫空虛,物價飛漲,導致官僚們也對農民殘酷剝削,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在他統治的時候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多種問題歸結在一起,最終引發連年戰亂。加之水災、旱災、蝗災、瘟疫等天災不斷,使河南、山東、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區民不聊生,一時間田地荒蕪,人民痛苦不堪。在這樣地不利、人不和的諸多條件下,走想了滅亡的道路。

像其他朝代一樣,嚴重的自然災害成了農民起義的導火線。

自元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決口之後,自然災害成了元朝統治最大的困擾。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決口就達到兩百多次,給中央財政收入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了人民日常生活。河南一段的黃河幾乎是年年決口。元朝政府被迫年年征集民夫堵塞決口,加固河堤。由於連年來水患不斷,元廷在泰定二年(1325年)二月成立了都水監。這本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由於當時元朝政治腐敗,各級官吏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用征役之名大肆掠奪民財,暗中克扣朝廷下撥的銀兩,導致矛盾激化,最終引發了元朝末年著名的紅巾軍大起義。

紅巾軍領軍領袖韓山童出身平平,他的祖父是河北欒城一個教書先生,創立了白蓮教(一種秘密的宗教組織),以傳教為名,暗地組織農民反抗元朝,後來事情敗露,被充軍發配到永年(今河北邯鄲東北)。

韓山童長大後將白蓮會進一步發展壯大,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難的農民,燒香拜佛。後來一傳十,十傳百許多受苦受難,生活沒有保障的農民都開始將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加入了白蓮教,每天燒香拜佛,乞求安寧。韓山童經常對這些教友灌輸一種思想,說:天下大亂,佛祖將要派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下凡拯拯救蒼生。這更讓這個組織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白蓮教借著當時老百姓對朝廷的不滿,大做宣傳。當時怨聲最強烈的要屬黃河沿岸的百姓,他們不但受天災,還得忍人禍。這個傳說很快在河南、江淮一帶深入人心。饑寒交迫中的百姓們期待真的會有神仙下凡,普渡眾生。在黃河治理的工程一開始,韓山童就意識到元朝統治已經喪失民心,發動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經過周密的部署之後,為了更加迷惑百姓,讓人們都覺得他代表的是上天的意誌,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要出師有名。於是,他暗中選拔了幾百個會徒,混入了挑河民工之中,在工地上暗中宣傳一支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民工們不懂這歌謠是什麼意思,但是聽到裏麵有“天下反”三個字,就覺得世道要變了,好日子快要到來了。當開河的工程進行到黃陵岡的時候,有幾個民工真的挖出一座石人。大家好奇地聚攏來一瞧,隻見石人臉上正是一隻眼,河工們驚詫不已。這件新鮮事又很快地在十幾萬民工中傳開來,大家心裏都想,民謠說的真的應驗了,既然石人出來,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該到來了。其實哪裏有這麼神奇的事情啊,這個石人隻不過是韓山童事先偷偷地埋好的,但這樣的招數在當時確實很奏效。

韓山童身邊有個人叫劉福通,他對當時的局勢看的很透徹,他建議韓山童說,現在元朝對百姓的壓迫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另外蒙古也是外夷小族,老百姓都不服他們的統治,對宋朝還念念不忘,如果我們打起恢複宋朝的旗幟,擁護的人就會更多。韓山童接受了這個主張,十一年(1351年)五月初,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韓咬兒等人,聚眾教眾三千在潁州潁上(今安徽潁上),殺黑牛白馬祭天拜地,準備起義。為了更加讓老百姓信服,劉福通等人宣稱韓山童其實是宋徽宗的後代,是他的八世孫,應當為天下的君主。劉福通本是南宋名將劉光世的後代,應當輔佐韓山童。這樣他們就完成了起義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等選擇日子揭竿而起了。

正在他們準備歃血立誓的時候,想不到教中有人貪圖榮華富貴,走漏了風聲。地方軍迅速趕來鎮壓,給他們來了個措手不及,官府派兵士把韓山童抓去,押到縣衙門殺了。他的妻子楊氏和兒子韓林兒也隻好逃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來,劉福通逃出去之後,聚集其餘教眾,在倉促之間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