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開會間,忽有人將陳東叫出會場。陳東一看,竟是縣委書記和縣長親自來請,神色甚是惶恐焦急。原來是北京某位領導考察農業路過此地時問:“你們縣不是有個陳東嗎?他的論文我看過了,很有水平,能不能把他請來?”

縣委書記和縣長麵麵相覷,一時想不起陳東是誰。唯諾出門,縣長猛然想起某鄉副鄉長陳東來。縣委書記疑惑道:“能是他?”

緊急電話打到鄉上,才知陳東恰好在縣上開會,這才急忙把陳東找來,說明原委。

陳東並不知是哪一級領導,跟縣委書記來到北京領導房內,互相寒暄了幾句,那領導就讓縣委書記和縣長忙自己的事,單留下陳東。

縣委書記和縣長不敢遠離,直到兩個小時後,才見那領導和陳東一同出來去餐廳,兩人談笑風生。心中這才鬆了口氣。

北京領導走後,縣委落實他的指示,陳東升任該縣副縣長。好事者說:陳東如不是那天恰好在縣上開會,一輩子怕也當不上副縣長。

陳東老婆說:“你嘴那麼笨,怎敢跟北京領導說話?”陳東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嘛,連這也不懂?”

選自《銅川日報》1999年3月17日

鳥鳴

晚期癌病房,三個患者,目光黯淡,絕望。

一個年輕人被抬進來,睡在門口那張床上,他艱難地舉起一隻手,向三個病友笑笑。

胖子點點頭,臉上仍愁雲密布;長臉沒吭聲,向他投去憐憫的一瞥;“眼鏡”臉色陰晦,心事重重。窗外,天色陰霾,濃雲密布,病房裏死氣沉沉。

突然,一串清脆的鳥鳴在近旁響起,聲音清脆動人,歡快有力,似在窗外,又似在房內。

“咦——鳥!”三個病友不約而同地驚詫。胖子左顧右看,扒著床沿在床下尋找;長臉說:“奇怪,這麼冷的天還有鳥?”目光去窗外尋覓;“眼鏡”不動聲色,凝神聆聽,極力捕捉鳥鳴之處。

沒找到鳥,三個病友各自陷入自己的悲涼中。忽然,那鳥兒又真切地叫起來,不隻一隻,好像還夾著撲棱棱的翅膀扇動聲。三個人又是一陣欣喜,找鳥、議論、說笑,尋不著又罵,又咒。

鳥兒總是在人不太注意時叫,胖子四處尋找,長臉頗內行地發表議論,“眼鏡”則編了一個關於這隻鳥的故事。每個人都因這鳥兒感到一種美好的情感在心內萌發,一種自然的活力在體內衝擊,忘了自身的病痛,眼裏充滿信心和希望。

鳥聲時而響起,時而沉寂。年輕病友時而昏迷,時而清醒。兩天後,他死了,鳥聲從此絕跡。

護士進來為那張空床換被褥。胖子、長臉和“眼鏡”都迫不及待地問:“他是幹什麼的?”

護士惻然道:“口技演員。”

選自《銅川日報》2005年8月8日

作者簡介:

郭誠,西安市人,1949年生。大學畢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延安文學》《銅川文藝》《陝西少年》《百花》等報刊發表作品多篇,《學詩基礎》一書被陝西少兒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