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5日,中央駐陝西督察團團長朱孟明拜謁黃帝陵。
2004年3月27日,國家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拜謁黃帝陵。
2004年4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吳銓敘上將拜謁黃帝陵。
2004年4月12日,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監察部原副部長左連璧率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一行12人拜謁黃帝陵。
2004年5月4日,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拜謁黃帝陵。
2004年6月26日,中宣部宣教局局長楊新力拜謁黃帝陵。
2004年7月7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炎帝陵基金會會長石玉珍拜謁黃帝陵。
2004年8月18日,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楊正午率湖南黨政代表團拜謁黃帝陵。
2004年9月4日,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拜謁黃帝陵。
2004年9月8日,民進中央副主席王立平拜謁黃帝陵。
2004年10月15日,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馬慶生拜謁黃帝陵。
2004年10月20日,湖南省紀委副書記譚夢龍拜謁黃帝陵。
2004年11月15日,國家鐵道部部長陸東福拜謁黃帝陵。
2004年12月3日,黑龍江省副省長王先民拜謁黃帝陵。
2005年3月23日,中央文明辦副主任翟衛華拜謁黃帝陵。
2005年4月9日,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總政治部秘書長範印華、蘭州軍區政治委員喻林祥、陝西省軍區政治委員王振西等一行拜謁黃帝陵。
2005年4月15日,蘭州軍區參謀長王國生少將拜謁黃帝陵。
2005年4月24日,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拜謁黃帝陵。
2005年5月4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廣滬,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周同戰拜謁黃帝陵。
2005年5月5日,中紀委副書記劉峰岩拜謁黃帝陵。
2005年6月15日,中央委員、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拜謁黃帝陵。
2005年7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覃日飛拜謁黃帝陵。
2005年10月4日,廣東省委副書記劉玉浦拜謁黃帝陵。
第三節 民祭(1)
一、概況
1982年5月27日,參加第5屆電影“百花獎”授獎大會的藝術界人士來黃陵拜謁黃帝陵,並於當日晚在縣體育場舉行聯歡會,著名藝術家白楊講了話,李穀一、孫飛虎、喬臻、任冶湘、溫玉娟等藝術界人士與觀眾見麵並表演了節目。
1984年5月7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李政道教授與夫人秦惠珺女士前來黃陵拜謁了軒轅黃帝陵廟。這位年輕時就獲得諾貝爾獎的博士,盡管在國外生活了幾十年,加入了外國籍,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是黃帝的子孫。當他步入軒轅廟大門時,一眼就望見具有五千年高齡的“黃帝手植柏”,非常激動地說:“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曆史見證。”他雙手撫摸著粗獷的樹身,熱淚盈眶地向身旁的夫人秦惠珺女士講述起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軒轅黃帝的偉大功績。隨後和夫人進入“人文初祖”大殿,在“軒轅黃帝之位”靈位前虔誠地叩頭膜拜。他發現大殿兩側林立著國內外黃帝子孫敬獻的各式各樣花籃、花圈,就緩緩移步,一一過目,並且深情地說:“凡我華裔,不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記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凡回國的人,都應該到這裏尋根拜祖。”在休息室裏,他發現桌上擺有“文房四寶”和留言簿,即隨手翻看,見其中有《青春之歌》作者、著名女作家楊沫的題詞:“五千年前的軒轅祖先,呈現在五千年後的中華子孫麵前,巍巍乎乎,心中感慨萬千。”他放下留言簿,在楊沫題詞後邊,揮筆寫道:“世界各族皆兄弟,黃帝子孫獨人傑。”題詞完畢,李政道夫婦瀏覽了碑亭,觀看了曆代朝廷致祭黃帝陵的“禦製祝文”。當看到刻有康熙皇帝寫的祝文石碑時,李政道博士口裏喃喃地說:“黃帝不僅是漢族人的祖先,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
1984年10月9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原部長廖沫沙赴延安途中,留宿黃陵,為黃陵縣文化館編寫的《軒轅黃帝傳說故事》題詞:“黃帝的傳說故事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次日拜謁黃帝陵、廟,複題“古都風貌依然在”。
1985年4月6日,著名作家丁玲、陳明夫婦赴延安途中投宿黃陵,次日瀏覽黃帝陵、廟,並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學習魯迅,血薦軒轅。”
1986年西安交通大學在慶祝建校90周年暨遷校30周年之際,30多位香港地區和海外校友、西安交通大學領導,於6月5日到黃陵縣橋山,致祭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
1988年1月18日,由台灣“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組織的“返鄉探親團”一行14人,到陝西橋山黃帝陵拜謁了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謁陵典禮由探親總執行長楊女士主持。典禮開始後,台胞們肅立在黃帝陵前向始祖靜默。隨後,一個個手持香表、蠟燭和鮮花,列隊向陵寢上香、獻花。當團長何文德先生帶著悲哀的心情恭讀完祭文時,在場的台胞一個個潸然淚下,泣不成聲。這個返鄉探親團的大多數成員是國民黨的老兵,他們還在西安參觀了秦兵馬俑,後赴北京盧溝橋向海峽兩岸在抗日戰爭中死難的同胞致敬。
1988年2月17日,“長江漂流隊”代表到黃帝陵拜謁了軒轅始祖。
重陽節相傳是軒轅黃帝“橋山龍馭”、逸仙升天之日,也是民間祭拜黃帝的傳統祭日。自1988年起,恢複了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祭拜先祖軒轅黃帝活動。
1988年重陽節,由黃陵縣文化局副局長蘭草主持民祭軒轅黃帝典禮儀式,縣文物管理所長孫宏生恭讀紀念文。
1989年重陽節,來自台灣的各界人士44人及省、地、縣政協,統戰,外事等部門領導和黃陵當地群眾萬餘人參加了民祭軒轅黃帝陵典禮。黎明,人們端著貢物、抬著祭品,從四麵八方向橋陵聚集。懸掛在黃帝陵祭亭楹柱上的一副對聯:“萬裏尋根古柏千叢迎赤子 億民戴德心香一炷祭黃陵”格外引人注目。9時50分,鍾鼓長鳴,明燭高照,香煙繚繞。在典雅的古樂聲中,祭典儀式開始。黃陵縣謁陵祭祖委員會、台灣同胞代表、各界知名人士和國際同濟會敬獻了花籃和花圈。祭委會副主任馬占國恭讀祭文,台灣祭祖代表團團長王道循和省政協副主席魏明中講了話。來自海峽兩岸的同胞說,我們都是黃帝子孫、龍的傳人,胸前的一條佩帶,說明了我們的共同心願:“古老中國一條龍,龍的故鄉在黃陵”。我們不遠萬裏,尋根祭祖,就是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盡快實現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求大同存小異,為振興中華、強國富民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