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清明節公祭祭文
維1990年4月5日,春滿人寰,橋山翠凝。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陝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延安行政公署、黃陵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黃陵縣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黃陵縣委員會暨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謹以清醴芳花,敬祀於軒轅黃帝之陵曰:
惠風和暢,節屆清明,懷我元祖,四海同情。藝植宮室,以利民生;舟車指南,以濟不通;象形依類,厥始有文。綿綿胄裔,載恢載弘,國魂族心,葉茂根深。欲撼之者適見其形穢,讚仰之者彌睹其朗英。改革開放,博采會融;治理整頓,去蕪存菁。豈無逆濫,乃導乃壅;橫生枝節,斯斧斯斤。十載實踐,信而有征,誰不謂自強自信,魄大力雄?康莊既辟,萬眾偕行,勢所亟須,沉著安定。誓承摩頂放踵、先憂後樂之古訓,永葆艱苦奮鬥、戒驕戒躁之傳統,一任宇內之風雲變幻,一往無前;豈慮諍人之□掌喧笑,誌在必成。港澳台海,同胞弟兄;台獨禍水,並力膺懲;一國兩製,華胄歸心。駕彼四牡,翼翼同征;指扶桑以超邁,望閶闔而飛騰。弘揚我中華民族之文化,創建我炎黃子孫之偉業,造福人類,促進文明,以告慰我先祖之威靈。伏惟尚饗!
1991年清明節公祭祭文
維協洽之歲,月在如月,日在乙巳,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陝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延安行政公署、黃陵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黃陵縣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黃陵縣委員會暨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謹以蘋藻之醴、豆登之奠,恭祭於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之陵,比合而推,實公曆一千九百九十一年之四月五日也。值此清明之節,拜掃之辰,緬懷我元宗,申誠我龍祖,共修唯謹之願,鹹獻至誠之心,來近來遠,無不敬肅。其文曰:
我中華民族,積五千年文明史,其間建邦立業,有久有暫,國勢國威,迭興迭衰,而能屢蹶屢起者,惟我黃帝子孫團結自強有以致之。粵自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肇開曆史之新篇。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創立,迄今又三紀有餘。當今之中華民族,國力之強大,物產之富庶,文明之昌熾,人民之康寧,實數千年曆史所未睹。其間雖小有蹉跌,要亦未為國家民族之大礙。我國家民族正經過顛撲、奮起,而終至於昂首闊步、□□而上,躋身於世界強大國家民族之林。今者,在專意經濟、改革開放、方策方略之下,再展宏圖,十年之遠劃,五年之近計,更指示出一幅無比光輝燦爛之前景。華夏民族正以空前強大之凝聚力,信心百倍地邁向小康,邁向大同。可以告慰的是:在如此烜赫偉大的事業中,我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已經作出並且正在作出巨大的貢獻。所歉疚者,祖國分離狀態,至今尚未結束;海峽兩岸,翹首相望。然而祖訓有雲:“落葉歸根,血濃於水。”吾輩深信:在舉國一致、萬眾一心的精神感召之下,祖國統一大業之最後實現,已為期不遠,勢在必成。我元祖黃帝,文武聖神,功高萬代,必能俯察子孫戒勵之心,昭鑒子孫賡續之誠,洞徹幽微,協和人天,於無形無跡之際,冥冥漠漠之中,襄成建設之大計、統一之鴻猷,此則吾輩怵惕小心,敢昭告於我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者也。讚曰:
猗歟大哉!軒轅黃帝。文武聖神,生而聰慧。諸侯不庭,彼此牽曳。黃帝躬親,乃登大位。始製軒裳,始種五藝。乃通舟車,乃作書契。披山開道,消弭瘴癘。不遑寧居,其功匪細。鑄鼎荊山,龍馭而逝。遺弓攀髯,感激涕零。威靈不住,神往形蛻。衣冠劍履,橋山是瘞。今辰奉祀,獻牲與幣。我誠我敬,神其來禦。大哉大哉,軒轅黃帝。煌煌華夏,垂萬萬世。尚饗!
1992年清明節公祭祭文
維1992年4月4日,草熏風暖,時屆清明。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陝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延安地區行政公署、黃陵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黃陵縣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黃陵縣委員會暨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謹以香花清醴、雅樂之儀,敬祭於軒轅黃帝之陵曰:
嗟我元祖,龍躍北邊,冀州阪泉,賓服中原。乃畎乃畝,民居以安,化及江漢,澤被千年。瓜瓞綿綿,克承厥先,夙夜匪懈,載登載攀。椎輪大輅,冰水青藍,華夏文明,光滿人寰。炎黃子孫,東北西南,瓣香橋陵,飲流懷源。緬懷先烈,心凝力攢,誓秉懿德,日新月鮮。改革開放,秣馬揚帆,足胝肩□,一往無前。宇內陰霾,我誌彌堅。經濟騰飛,國阜民安。科技興國,教育為先,世已側目,再躋峰巔。選賢任能,廉政肅貪,協力同心,填海移山。人類成就,取其瑜璠,補我益我,與時爭先。世界潮流,波滾瀾翻,弄潮濤頭,萬人仰觀。似錦前程,已見桅杆,會見偉業,如日中天。敬慰我祖,威靈在天。伏惟尚饗!
1993年清明節公祭祭文
維1993年4月5日,節屆清明,序屬暮春。好雨時降,萬物發生。橋山凝碧,惠風徐至。詠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陝西各界代表,國家有關部門,部分省、市(區)的代表,台灣、香港、澳門同胞,海外僑胞、華裔,謹以清醴鮮花之奠,敬祭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辭曰:
赫皇我祖,生而神靈;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應天而起,以代羲農;修仁用智,諸侯賓從。戢兵偃武,禾黍歲成;節用愛物,禮義以興。諧調律呂,正俗移風;威加海外,澤被寰中。我祖仙逝,葬於橋山;世世代代,祭祀相仍。孝以追遠,恭維慎終;我祖隆德,乃繼乃承。履故涉新,國運是弘;改革開放,富民強邦;謹以所成,告慰祖宗。實現四化,尚需奮爭;炎黃子孫,定能成功;願我中華,經濟飛騰;願我僑胞,萬事興旺;雷驅雲動,海運天行。丹魚在藻,翠鳳棲桐;屹立東方,開肇文明。伏惟尚饗!
1994年清明節公祭祭文
維甲戌年二月二十五日,序屬三春,節屆清明,九州日麗,萬物爭榮。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李瑞環,中央有關部門代表,陝西各界代表,部分省、市、自治區代表,台、港、澳同胞代表,海外僑胞代表,聚首橋山,以至誠肅敬之心,鮮花蘋藻之供,緬懷始祖,致祭於軒轅黃帝之陵,曰:
赫威始祖,聖德神功,創我中華民族之根基,啟五千年文明之曙光。煌煌偉業,澤被遐荒。亙千秋而愈盛,曆萬世而彌昌。代複一代,風雲激蕩。不論政平訟理,國富民強;而或戰火熾烈,四海蒼黃;幸有軒轅子孫,自立自強。千秋功業,萬人共仰。鬥轉星移,世道滄桑。曆盡艱辛,多難興邦。春風化雨,改革開放,賴始祖之英靈,奔四化之康莊。舉國上下,慨當以慷。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加快改革,擴大開放;懲治腐敗,整肅紀綱;廣開言路,民氣暢揚。一國兩製,大事共商;實現統一,人神共襄;同心同德,再造輝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始祖懿德,光大昭彰。中華振興,經濟騰驤,炎黃子孫,龍鳳呈祥。美哉中華,如日東升。告慰始祖,伏維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