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5日清明節,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孫蔚如等,謹以鮮花醴果之儀,致祭於我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曰:195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在我國曆史上寫下了新的光輝的一頁。我國人民在勝利完成和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和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基礎上,繼續發揚我民族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遵循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以衝天幹勁掀起了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大躍進高潮,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全國鋼產量達到一千一百萬噸,煤達到二億七千萬噸,糧食達到七千五百億斤,棉花達到六千七百萬擔,都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文教戰線上,高等、中等學校和小學學生,有的增加了一倍以上,有的增加了一半左右。科學文化事業以及愛國衛生工作都有很大發展。由於生產的飛速發展和群眾政治覺悟大大提高,在夏秋之間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在全國農村普遍實現了人民公社化,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農戶參加了人民公社。這是我國社會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新發展。通過一年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實踐,我們不但取得了進一步爭取更大更全麵躍進的豐富經驗,而且為將來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現在,全國人民正在遵循黨的八屆六中全會指引的方向,繼續反對保守,破除迷信,本著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貫徹執行兩條腿走路的全套方針,把衝天幹勁和科學分析結合起來,為實現一九五九年產鋼一千八百萬噸、產煤三億八千萬噸、產糧一萬零五百億斤、產棉一億擔的躍進指標而奮鬥。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在這苦戰三年有決定意義的一年中,將會取得更加光輝偉大的勝利。
我們陝西省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各條戰線都取得了偉大的成績。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百分之六十九點一;過去是“手無寸鐵”,而1958年產鋼二萬三千多噸,產鐵十五萬噸,煤的產量比年初的計劃翻了一番。農業方麵,糧食(包括大豆)總產量比1957年增長了一倍還多,棉花增長了百分之八十六點六。文化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方麵,也都有巨大的發展。現在,中共陝西省委根據黨的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提出1959年我省發展國民經濟計劃建議,這個計劃的主要指標是:產鋼十五萬噸,原煤六百萬噸,糧食三百六十二億斤,棉花六百六十五萬擔。全省人民正以實幹苦幹巧幹的精神為完成這個計劃而努力。
在國際形勢方麵,由於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堅如磐石的團結一致,由於蘇聯、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建設事業的大躍進,由於蘇聯在科學技術方麵遠遠超過了最發達的帝國主義國家,由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加深,由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和帝國主義國家相互間矛盾的日益尖銳化,整個形勢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帝國主義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和“東風壓倒西風”的圖景。這對於我們國家的建設、社會主義陣營的繁榮和世界和平進步事業的發展都是極其有利的。
當此春光明媚、風和日麗、萬物欣欣向榮的時候,緬懷我始祖創業的艱難,瞻望光輝燦爛的前景,更加意氣風發,幹勁百倍,在建設偉大祖國的道路上,將更奮勇前進,並以新的更大的成就告慰於始祖。尚饗!
1960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1960年4月5日清明節,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孫蔚如等,用鮮花素果之儀,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敬以虔誠的致祭曰:1959年,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高舉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紅旗,開展了反右傾、鼓幹勁、增產節約的群眾運動。在一九五八年大躍進的基礎上,又獲得了全麵的大躍進。經過兩年持續大躍進,我國人民已經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指標,這就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同時,使我們爭取到三年時間。這三年的時間,是我們提前實現農業發展綱要、提前實現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我們爭取整個六十年代的連續躍進,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擁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階段。我國人民充滿了無限信心,正在沿著黨指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光輝道路,為爭取新的勝利,奮勇前進。我們陝西地區,也和全國各地一樣,1959年在各個戰線上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工農業總產值比1958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九點八九。工業總產值超額百分之十八點五四,完成了全年計劃,超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增長的總和。農業生產,由於發揮了人民公社的無比優越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抗旱保秋運動,終於戰勝了三十年來未有的百日大旱,獲得了豐收,農副業總產值超過一九五八年百分之十二以上。其他如交通運輸、財政貿易和文教科學事業等,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1960年我省的工農業生產,將繼續以躍進的速度發展,工農業總產值將比1958年增長百分之三十點七,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百分之三十點九二。第一季度,工業戰線上已經取得了開門紅、月月紅,農業戰線上正蓬勃開展著抗旱保麥和抗旱播種運動,千方百計,誓奪今年第一料莊稼大豐收。十多年來,特別是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以來,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英明正確的領導,原來打算五年辦完的事情,兩年就辦完了。現在我們又進入了新的偉大的十年,1960年,對於我們又是一個曆史的新起點。為了勝利地實現1960年的躍進計劃,為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我省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正在開展著轟轟烈烈、規模壯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新人新事層出不窮,革新創造到處開花,共產主義風格更加發揚,廣大城市和農村一片沸騰景象。當此春光明媚、萬紫千紅、欣欣向榮的時候,緬懷先民創業的艱難,展望光輝燦爛的前景,更加信心百倍,幹勁十足,對於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必定將作出更大的貢獻,並以此告慰於始祖。尚饗!
1961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祭文
1961年4月5日清明節,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任謙等,用香花素果之儀,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敬以虔誠的致祭曰:我國人民繼1958年和1959年的大躍進以後,1960年又獲得了持續的躍進,使我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大大提高,鋼產量已從1957年占世界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煤產量已從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工業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大大加強,機床的擁有量和工程技術人員,都比1957年增長了一倍多。工業總產值,過去三年中平均每年增長速度比第一個五年計劃平均每年增長率提高了一倍多。1960年的農業,遭受了百年未有的特大自然災害。但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由於鞏固了人民公社,大規模地開展了農田水利建設,全麵地組織了工業的力量和其他方麵的力量,支援了農村的抗旱救災,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災荒的危害。國民經濟的持續躍進,也大大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以工農群眾知識化和知識分子勞動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革命運動,已經廣泛展開,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得到了認真的貫徹,並且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特別在1960年,廣大知識青年和很多中、小學畢業生,響應黨的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走上農業生產崗位,成為農業生產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現在,工人階級裏知識分子的隊伍正在形成和不斷壯大,學術研究空氣空前活躍,文化藝術活動一片繁榮。我們陝西地區,也同全國一樣,經過三年的持續躍進,工業產值比1957年增長了二點四倍,大大超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速度。農業生產雖然也連續兩年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三年的糧食平均產量,仍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平均產量增長了百分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