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福通的年齡、資曆、經驗均在宋朝之首,所以大宋新政府的發號施令者仍是劉福通。劉福通也算是個有智有謀的人,他在之後領導的一係列起義活動,幾乎把元朝整個推倒。
在龍鳳二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6月大勝元將答失八都魯於河南長葛,在龍鳳四年五月攻進汴梁(開封),分遣毛貴打平山東全省,由山東北進,於龍鳳四年(1358年)3月直逼大都(北京)附近的柳林(通縣西南)。毛貴最終失敗。這時劉福通的另一部將關先生由河南而山西,由山西而綏遠,察哈爾,在龍鳳四年(1358年)10月,毀掉元朝的中心都邑上都(多倫),其後又東掃遼陽,竟然進入了高麗的王都。此外,有李武、崔德二人,也在元朝的陝西、甘肅、寧夏如入無人之境。不過,再聰明厲害的人也會犯錯。而劉福通的錯誤,也許正在於此。他把軍隊的力量分散了,最後吃了虧。結果,元軍於龍鳳五年8月搶回汴梁,劉福通又隻得帶了“小明王”韓林兒退守安豐(安徽壽縣),一籌莫展。
自從在龍鳳五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8月,丟掉了汴梁(開封)而退守安豐(壽縣)以後,劉福通繼續竭忠盡智,替恢複了的宋朝撐持,撐持到龍鳳九年(1363年)2月,才不幸因張士誠反複無常,而遭了突襲,以身殉國。
在這三個半年頭的期間,天下事尚有可為。起先,山東的根據地猶在。毛貴雖則於龍鳳四年3月,進攻大都而戰敗於柳林(敗在一個甘心事元的漢人,劉哈喇布哈之手),仍能全師而退,退守山東,並且經營屯田,使軍糧不致匱乏。不幸,毛貴在龍鳳五年4月,被那專門壞事的趙均用所害。趙均用原是在徐州跟隨芝麻李與彭大起義的一人,不曾幫得了芝麻李。偕同彭大,率部逃到濠州,在濠州喧賓奪主,欺負郭子興,排擠彭大,彭大死後,他又吃掉彭大的兒子彭早住的兵,經盱眙、泗州、淮安,而輾轉到山東,投奔毛貴,最終露出狼子野心,把毛貴殺死。
毛貴的一個義氣朋友續繼祖,這時候在遼陽,聽到消息,不惜放棄地盤,兼程趕來山東,替毛貴報仇,找趙均用拚。結果,拚死了這該死的趙均用(龍鳳五年7月)。
毛貴的另一個義氣朋友田豐,於種種逆勢之下,苦守東平。和田豐協力合作的是王士誠。王士誠曾經於龍鳳四年3月占領晉寧(山西臨汾),於龍鳳五年7月被孛羅帖木兒擊敗於台州(五台),便輾轉來到東平,幫田豐守城。
田王二人守到龍鳳七年8月,抵不住察罕帖木兒大兵壓境,隻得投降。於是,山東全境隻剩下一個益都,尚忠於宋。益都的守將姓陳,曆史書上不曾記載他的名字,隻記載了敵人給他的綽號:“猱頭”。六個月以後,龍鳳八年2月,田豐、王士誠反正,刺殺察罕帖木兒,引兵東退益都,和陳猱頭合在一起。察罕帖木兒的養子,漢人王保保(被元順帝賜名為“擴廓帖木兒”)極會打仗,把益都繼續圍攻了九個月,在龍鳳八年九月破城,殺了田豐、王士誠,把陳猱頭押解大都。
劉福通曾經在7月間自己帶兵到山東來,想解益都之圍,不幸在中途被王保保的部下關保邀擊,敗退而回。
其實,在韓林兒到安豐後,由於兵力喪失大半,已不構成對元廷的威脅。察罕帖木兒把進攻重點放在山東紅巾軍方麵。韓林兒名義上仍為宋政權皇帝,因而曾多次下詔加封朱元璋官職,而元璋直至龍鳳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下達命令仍稱:“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用龍鳳年號。
龍鳳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派部將呂珍圍攻安豐,圍了很久。朱元璋親自帶兵來救,到達之時,劉福通已經因糧盡而出戰陣亡。但是,安豐城還沒有被呂珍攻破。於是,朱元璋指揮部下攻城,將韓林兒救出,保護他先回滁州,然後再回應天(今江蘇南京)。
龍鳳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12月,朱元璋派部將廖永忠迎小明王至應天。途經瓜步江,將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此前,朱元璋已於龍鳳十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進封為吳王。小明王駕崩後,朱元璋即放棄龍鳳年號,次年改成吳元年。後宋政權遂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