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邊關大帥楊延昭(1 / 1)

眾人隻是心中疑惑,誰也沒有開口相問。但就是問了人家也不一定說的。

大漢倒是不卑不亢。作了一個請的手勢道:“請跟我來。”轉身向前走去,也不再征詢書生等人的意見。

書生也不再問,當先跟了上去,眾人便緊隨其後。七彎八拐,行了大約二三裏路,來到一處莊園的門前。門楣上兩盞燈籠高挑,大門是朱紅的油漆,門前兩座石獅子,威風凜凜。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戶大戶人家。

大漢推門而入,大門竟然是虛掩著的,眾人也跟著進了進去。院內也掛著燈籠,照得裏麵的一草一木也是清清楚楚的。大漢領著大家越過了一個荷花池,繞過回廊,來到了一處大廳。推開大廳的門,他卻不走了,站在門口,伸手作了個請的姿勢。眾人也不推遲,依次進去了。大漢卻沒有跟著進去,轉身立在門外。

大廳裏,一桌,一椅,一劍,一人。

椅子是空著的,劍抓在人的手裏,人站在桌邊,正在看著桌子上的什麼。他沒有說話,大家也沒有說話,但他們也走到桌子的旁邊,也看向了桌子,想知道那究竟是什麼。

他們看到的竟然是一張地圖。一張布滿了標識的行軍打仗的地圖。

大家看那人五十歲上下的年齡,身高八尺開外,虎背熊腰,頭發有點花白,腦門些許皺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最奇特的是那雙手,大,青筋暴突,一看就叫人知道什麼東西如果被它攥住就休想逃脫。

那人這才抬起了頭,掃了眾人一眼,道:“司馬莊主可好?”

“有勞掛記,家父一向安康。”白衣青年拱手答道。

“家父?你叫司馬莊主家父?你是司馬老哥哥的兒子?”那人趨步上前,一把抓住白衣青年的雙手,激動的問。

“正是,在下司馬清,隻不知閣下何人?因何引我們來此?”原來那白衣青年叫司馬清。

“哈哈哈哈”那人放聲大笑,放開了雙手,“我就是楊延昭。”

聲音不大,但聽在眾人耳中卻如驚雷。

楊延昭?這個人竟然就是楊延昭!

這就是那位數次擊敗遼軍、保了百姓平安、威震天下的三關大元帥、大宋朝的國家支柱楊延昭!

楊延昭看向和尚三人道:“看來三位就是終南三俠了?”

“不敢,”老和尚道,“在楊元帥的跟前不敢妄稱。”

“妄稱?”楊延昭嗬嗬一笑道,“本帥雖不履江湖,但江湖中的訊息還是知曉一二的。佛俠知遠大師,道俠青鬆道長,儒俠金無文金先生,三人雖師出不同門派,但出道江湖以來情同手足,殺貪官,除惡霸,安良民,江湖人物誰不敬仰?當時江湖傳言:終南三俠一出手,閻王老子也發抖,不問皇親與國戚,懲惡揚善自報應。你們如是妄稱,天下間誰還敢說“俠”這個字?”

“啊,原來你們在江湖上名聲這麼大啊!怎麼沒聽你們和紅兒提起呢?”紅兒忍不住插嘴說。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楊延昭嗬嗬一笑道,“倒是忘了這位女俠,不知可否告知大號?”

“我是我師傅的徒弟。”紅兒大大咧咧的說,“我師傅就是司馬莊主,清哥哥是我的師哥,但他出去老不帶我玩。另外剛才你說的這終南三俠也是我的師傅,不過他們把本領都傳給清哥哥了。”

“不得無禮,”和尚喝到。紅兒衝他吐了一下舌頭,做個鬼臉,退到了司馬清的身邊。和尚苦笑一聲,說:“倒叫楊元帥笑話了。這孩子是老莊主的義女,姓衛名嫣紅,我們叫她紅兒。自小嬌生慣養,很是調皮。元帥勿怪。”

“嗬嗬,小孩兒家,哪像你我這樣整天板著個臉。”楊延昭道。“大家快請坐下.”說著,他拉著司馬清的手走到桌前,頓了一下,又環顧一下屋內,拍了一下腦袋,苦笑道:“瞧我這腦袋,光顧著高興,也不知叫你們坐哪裏了。”

知遠大師大師道:“元帥軍務繁忙,不必客氣。我等站著慣了。”

“是啊。”青鬆道長接著道:“司馬莊主接到元帥的密令,就命令我等即刻趕來。我們知道事情緊急,元帥您直接說事得了。”

“好,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氣了。”楊延昭鬆開了司馬清的手,指著桌上的地圖道:“眾位從此圖上看出了什麼?”

眾人圍了上來,看了那圖一會兒。

“沒什麼啊,不就是一張地圖嗎?”衛嫣紅首先道。

“老衲看不出什麼.”知遠大師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