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聯合國之獎(2 / 2)

也許,有些真正的內行會想,那位尊貴的“聯合國代表”,可能隻是開發署的一位普通的雇員。

那些外資代表、國際傳媒機構人員、國際建築大師,可能不過是某個語言學校內的老外教員。

但這些都不重要。

錦和市場部接下來將要全力炒作的,是省城之中,乃至周邊省市萬千樓盤中的這第一座來自聯合國的獎項。

平麵媒體、網絡論壇在廣告費的推動下紛紛加入,將此話題按照錦和公司的安排持續爆炒。

而造訪斬獲此獎的彼岸花房項目的人群也在激增,一時之間似有成為全城最熱鬧的樓盤之勢。

借“洋馬甲”包裝自己,找洋權威挺腰,租用洋人撐門麵,再上演一出高調隆重的剪彩儀式,充分湊足國際化元素,然後再提房價,這一切恰如水到渠成。

其實,後危機時代,不光錦和在為自己項目的包裝煞費苦心,整個省城地產界亦在為今後的行業走向考慮良多。

借著省城主辦的一次經濟論壇,省城地產行業搭了一趟順風車,搞了一個分論壇,即省城地產高峰論壇。

論壇上,各路涉及本行業的真偽專家學者大佬們齊聚一堂,共同為本市乃至全省地產市場站台呐喊,對外號稱是地產圈的華山論劍。

而市民群眾們則發現,最近許多報媒的版麵紛紛變厚了,因為都增加了諸如“樓市專刊”“房地產特輯”等加頁,早報也好,晚報也好,還有都市報青年報女報等,仿佛一夜之間統統轉型為地產報。而此類文章之中,各類專家紛紛進言,終極目的無非是想把大家搞得神經兮兮,讓大眾感覺今天買了房明天就大漲!

此次論壇,具體承辦的省城房地產協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論題,那就是他們感覺是時候對自己長期背負的暴利標簽做一個正麵回複,以滿足廣大群眾長期以來極想搞清楚卻一直無法明晰真相的問題:當前房屋成本到底是多少。

此塊內容成為本次論壇係列報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秘書處的安排,由錦和公司來提供相關文案。自然,這個任務最後落到了蕭逸昕的頭上。

要說鼓搗地產軟文,蕭逸昕這幾年早已是爐火純青,連趙世暉都讚其忽悠有方。他考慮了一下,征求了老大的意見,準備以“錦和老總談房價成本”的主題,弄一篇房價解析文章。

基本概念上,自然是建安成本+土地成本即為房價成本,這一點相信人們都不難理解。

建安成本嘛,蕭逸昕當然清楚自己公司的底細,數字一定要寫得足夠豐滿,每平米2050元吧,對了,還得強調這是彙總全市兩百家開發商數據的結果——鬼才追究到底有沒人去統計呢。土地成本,這個媒體上經常有公開資料。前幾年土地價格便宜,但近一兩年地王頻出,公眾也見慣了高數據,適當高一點,寫個每平米1420元,絕不會引起太大爭議。

好了,每平米1950元的建安成本,加上上一年平均每平米1320元的土地成本,所以本年度房價的主要成本為3470元,加上樓盤銷售中的各類費用,包括借貸利息等,成本已是3900元左右,而全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本年度房屋銷售均價為4680元/平方米,所以地產商毛利隻有800元不到左右。

蕭逸昕當然不會提,各位地產老板們今年用的地,早就是多年前就囤下的了,那時哪需1320塊一平米?

他更不會提最重要的容積率概念——如今一般高層最終的實際容積率都快到4了,以這一數字折算回去,每平方米超千元的土地成本其實根本就不靠譜!

這篇用“數據”護駕、邏輯連貫的軟文,整個行業都感到滿意。內行們看到這篇分析,自然都是會心一嗬。蕭逸昕盡管深知其中大多不過是自己玩弄的數字遊戲,但相對於國家權威統計部門所公布的09年房價僅僅上漲1.5%這一震驚寰宇的數據,他感覺自己羅列的數據絕對已算很有良心的了。

好了,房價成本問題都已經“坦然”說清了,順帶還向大眾兜售了一下其他觀點:

低價房絕不能解決當前樓市問題,關鍵是開發商要在品質上下功夫;

所以,最好的買房的時機就是當前,所以廣大人民不要猶豫,下叉要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