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全省全市各大媒體,紛紛對此進行大幅報道和深度解讀。而對於全市地產商而言,這簡直是一個從天而降的超級大禮包!
於是,緊隨著主旋律報道之後,開發商們開始接力更為猛烈的宣傳!
地產界的各路軍師們,紛紛腦洞大開,一係列似是而非、但絕對夠唬人的新概念被發明出來。各大報媒紛紛開出“房地產專刊”,連篇累牘地推出“新定位刺激省城房價躍上新台階”、“省城樓市迎來大漲拐點”等論調,各路專家粉墨登場,以權威態勢發布“房價必漲、漲價正常”的結論;而眾多開發商則紛紛高調宣示旗下樓盤出現“千人搶購”、“開盤即遭秒殺”等火爆業績。
在這般熱炒之下,接下的兩月,金九銀十的預期完全被兌現。而十一月初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那就是本年度的秋季房交會。各路房企都希望借著秋交會,往這把旺火再澆點油,超額完成原定的年度目標!
而曆時四天的房交會,熱鬧情形確實遠超往年。在眾口一詞的“房價必漲”的觀點下,能徹底冷靜下來進行獨立判斷的市民已幾乎絕跡了。焦慮的購房者心中,買房衝動與日俱增。人們紛紛被趕到房交會現場——因為誰不去誰心慌;而置身於現場的滾滾人流中,所有人又都會感受到一種集體性焦慮;於是,他們似乎對開發商報出的數字已失去了感覺,對價格不再像從前那麼糾結,他們唯一關心的是,在自認為相對合理的價格上,能否盡快買到中意的房子。
借著秋交會的東風,錦和在S1地塊上打造的濱水人居項目、首個洋房項目彼岸花房亦正式麵世。
市場部的員工本來以為可以踹口氣,不過閔峻卻帶回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
“錦和城項目三期的整體設計,得重新進行!”
“為什麼?”眾人皆很詫異。三期的規劃,於林運豪在職時便已敲定,且已辦完相關手續。
“因為,老板決定調整一下容積率!”閔峻喝了口水道。
調整容積率?
入行以來,蕭逸昕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幾個字了。
容積率,地產行業最基本的概念,簡簡單單三個字,卻是開發商利潤的秘密所在。
所謂容積率,通俗說就是總建築麵積與用地麵積的比率。如果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地皮,被核準的容積率為3,那就意味著這塊土地可以建3萬平方米的房屋。而若容積率為5,那就表明這塊土地可以修5萬平方米的房子。
不言而喻,容積率越高,同樣一塊地皮能修的房子就越多,則開發商的利潤就越大。所以,其實每個開發商,都巴不得自己的項目容積率數字能盡可能高。
而每個項目開工之前,在規劃部門那裏,該是多少容積率早已是白紙黑字。
而錦和三期的容積率,是3.5。
這是林運豪當初定下的數字。
如今,趙世暉對這個數字越看越不順眼。作為錦和城項目中麵積最大的一個組團,眼見周邊眾多容積率接近於4的樓盤如竹筍般冒出,趙世暉覺得若是維持原狀不作改變則真是吃了大虧。
“那麼,容積率調整的手續,已經辦妥了嗎?”蕭逸昕問道。
“還沒呢,不過,這應該不難吧。”閔峻語氣顯得頗為輕鬆。
蕭逸昕聽罷點點頭,畢竟,老板的協調能力,他已有所領教。
果然,錦和的容積率,被如願從3.5調到了3.9。看起來僅僅是提高了0.4,蕭逸昕卻明白,這意味著數億元的增收!
市場部重新做好了新的營銷文案。銷售目標可以進一步上調了,因為地皮沒有增加,而存貨卻多出了10%!
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將來小區內將會更擁擠、公共綠地麵積會更少,這些定是不可避免的了——當然,大部分購房者都不會知曉這其中的貓膩。
事實上,像錦和這般修改容積率的,絕不是個案。規劃局的公告欄裏,每天都是令人目不暇接的規劃調整公告。自己旗下的項目沒改過容積率,老總都不好意思給人說在這個圈裏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