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珍珠港事件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1 / 1)

身份: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海軍大將

死於:1943年4月18日(終年59歲)

死因:座機被擊落

地點:所羅門群島的布幹維島上空

評價:山本五十六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在戰略思想上,他主張突然襲擊、先發製人,強調“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進攻戰”。他曾指揮航母上的飛機血洗南京,轟炸上海。山本五十六組織過兩次偷襲行動,第一次是偷襲珍珠港,製造了舉世震驚的“珍珠港事件”,使日本在早期的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主動權;第二次是突襲中途島,結果大敗,使日本海軍遭受重創。

1943年4月,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已陷入被動。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為了鼓舞士氣,決定用一天時間到前線視察他的艦隊。參謀渡邊中校製定了日程安排,要求派信使送出。但通信軍官因抽不出人手,決定用電報拍發。他認為,這是4月1日起新使用的密碼,不會這麼快就被敵方破譯。

然而,日方萬萬不能相信,日本海軍最高司令部的這一絕密電報,卻為山本五十六一行準備了墳墓。事實就是這樣:日本的這一密電一經發出,當即就被美國海軍通訊情報局的專家們破譯出來,從而對山本將要視察的詳細路線,以至中途每一個停留地點和他到達及離開的準確時間,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以至於有這樣的電文:“山本將於4月18日上午9時45分,在6架零式戰鬥機保護下,乘兩架三棱轟炸機飛抵卡希裏灣。山本的全部屬員都與他同行。”

破譯的電文立即傳到當時的美國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手中,馬上又被放在總統羅斯福的辦公桌上。經過討論,羅斯福總統做出最後決斷,命令截擊並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隨即海軍部長諾克斯親自主持製訂了行動計劃,決定在山本座機飛行到達最後的目的地——布幹維島的上空時將它擊落。

4月18日早晨7時35分,16架美國閃電式戰鬥機騰空而起。領隊的駕駛員是約翰·米切爾少校和小湯瑪斯·蘭菲爾少校,飛機沿海麵低空飛行,一概不用無線電聯係,隻憑羅盤和速度表駕駛。經過曲折的航線,在預定的時間到達了預定的地點。50秒鍾後,即9點45分,山本的兩架轟炸機和6架零式戰鬥機果然出現了。

激烈的空戰開始了。擔任引誘任務的米切爾少校的機群,故意爬上高空引逗日本零式戰鬥機。這些護航的戰鬥機果真上當了,撇下山本的座機向米切爾少校機群猛撲過去。調虎離山之計一經奏效,擔當截擊山本座機任務的蘭菲爾少校機群,立即從低空迅速拉起,向山本的座機猛衝過去。

瞬間,蘭菲爾和駕駛僚機的巴爾中尉就已追上了山本的兩駕轟炸機。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上當的日本零式護航機發現了悄悄拉起來的美國戰鬥機,不由大吃一驚。它們全速俯衝下來,企圖掩護山本大將的座機。但已經晚了,蘭菲爾少校發射了一長串炮彈,山本座機右邊引擎和左邊引擎先後爆炸起火,座機朝著卡希裏灣方向栽下去。蘭菲爾少校仍緊追不舍,在追擊中又加射了一排炮彈。結果,這架大型轟炸機的兩翼折斷而墜落,機身在離山本的目的地卡希裏隻有幾英裏的荊棘叢中爆炸。

與此同時,駕駛僚機的巴爾中尉不顧返航的日本零式機拚命地俯衝搶救,也準確地射出一排炮彈,第二架山本參謀人員所乘的轟炸機也遭到了同樣的覆滅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