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竊國大盜:袁世凱(1 / 1)

身份:“中華民國大總統”

死於:1916年6月6日(終年57歲)

死因:氣鬱成疾

地點:北平(今北京)中南海居仁堂

評價:依靠投機鑽營、諂上媚下而發跡的一個人,居然能登上民國大總統的寶座,這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政治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但是,袁世凱利令智昏,膽敢逆曆史潮流而動,複辟帝製,立即招致了天下人的討伐,由昔日所謂“最強的人”一下子變成了不堪一擊的孤家寡人。這一事實不僅體現了辛亥革命的曆史功績,也雄辯地證明,民主共和已成為浩浩蕩蕩的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攫取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之位的袁世凱,並不滿足,他還夢想要做皇帝。1915年12月12日晨,袁世凱下令改國號為“中華帝國”,1916年元旦起為“洪憲元年”。但是他屁股還沒坐熱,12月23日,蔡鍔便向他發出了無條件取消帝製的通牒,並於25日正式通電各省,組織護國軍討袁。護國軍出兵川、黔和兩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護國戰爭。袁世凱派出的抵擋部隊紛紛倒戈,南方各省紛紛獨立。3月22日,袁世凱隻得發布文告,宣布取消帝製。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退位後,仍宣布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職。但此時的政局已經由不得他了。

護國戰爭開始後,孫中山從日本趕回國內,在上海號召把討袁鬥爭進行到底,並發布了《討袁宣言》。帝國主義考慮到在華利益,也對袁世凱施加壓力;袁世凱的親信部下馮國璋、段祺瑞也逼他交出權位;尤其令袁世凱氣憤的是,當時鼓吹帝製最賣力的陳宦、湯薌銘、唐天喜等相繼反戈獨立。親信的背叛令袁世凱惱恨之極,據袁世凱身邊的人說,袁世凱收到唐天喜叛變的急電,已近瘋狂,精神失常地口口聲聲念叨著:“唐天喜反了!唐天喜反了!”

帝製失敗,眾叛親離,這極大地刺激了袁世凱。袁世凱的三女兒回憶了他去世前病勢沉重的情形:“他在有病以後,雖然吃著中藥,卻還是下樓辦公和會客。直到舊曆四月中旬以後,病勢日日加重,才不再下樓,但他在樓上臥室裏,仍舊下床坐著看公文,有的時候還會見一些重要的來客。這樣延續到舊曆五月初,病勢更重,才不能下床,也不再辦公。他病得最重的時刻,不過四五天。就在這個時候,三嫂偷偷地割了股上的一塊肉。他一麵問:‘是什麼’?一麵或者已經意識到那是有人在‘割股’了,就連說:‘不喝!不喝!’”

進入6月份,袁世凱的病情進一步惡化。6月1日,總統府召法國名醫貝希葉和名中醫蕭龍友入府治療,初步診斷為尿毒症。由於袁世凱一向堅信中醫,拒不吃西藥,所以拖延了數日,直到袁世凱病入膏肓,才由曾赴德國的袁克定主持,決定用西醫治療。但此時已無可挽回。貝希葉為他進行導尿,導出來的卻不是尿,而是血水。袁世凱深深地呻吟了一聲,似乎很痛苦。

到了黃昏,袁世凱可能意識到自己病情的危險了,所以就叫人把段祺瑞和徐世昌找了來,把大總統印交付給徐世昌,對二人說:“總統應該是黎宋卿的。我就是好了,也準備回彰德啦。”交代完此事後,袁世凱又斷斷續續地說過一些話:“他害了我,他害了我!”入夜即昏迷不醒。6月6日早晨,袁世凱在中南海居仁堂病逝,終年5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