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驕奢專橫是亡身之窩(1)(2 / 3)

2.夜郎自大亡國亡身

隋煬帝因暴政而亡,是個不爭的曆史事實,但進一步考究,也與他的剛驕傲自大、拒諫殺諫有著直接的關係。

隋煬帝自認為才能比任何人都高,從不聽人勸諫,我行我素,至死不回頭。他公開對虞世南說:“我生性不喜人勸諫。如果是達官,還想進諫以求官,我更不能饒他。如是卑賤士人,我還可以饒他,但決不讓他出人頭地。你記住吧!”甚至還說:“有諫我者,當時不殺,後必殺之。”

隋煬帝即位不久,就依仗他父親節儉勤政創下的基業,大興土木,賞賜無度,追求享樂,四處遊玩。一些忠直大臣都擔心這樣下去將不利於隋朝的長治久安,紛紛勸諫或議論,希圖他改正過來,但卻遭到隋煬帝的誅殺。

最突出的事例是發生於大業三年的高穎、宇文弼、賀若弼被殺害,蘇威也因此被免官。殺害的罪名是“誹謗朝政”,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煬帝下詔收集北齊、北周故樂人及天下散樂,太常卿高穎勸諫說:“此樂久廢,現在要征集,恐怕那些沒有見識的人會放棄原來的正宗而追逐這些末流,相互教習而傳播開來。”煬帝聽了很不高興。高頻又對太常丞李懿說:“北周天元皇帝因好聲色而亡,殷鑒不遠,怎麼可以再這樣呢?”

二、煬帝為了向突厥啟民可汗炫耀富有,令宇文愷製造大帳,可容納數千人,在帳內設宴款待啟民可汗及其部落人眾,又賞賜啟民帛二十萬段,其屬下依次有賞。如此的鋪張浪費,高頻等人看不過去。高頻對太府卿何稠說:“啟民可汗這個人熟悉中原的虛實,山川的險易情況,恐怕要成為以後的禍患。”又對觀王楊雄說:“近來朝廷極無綱紀規矩。”禮部尚書宇文弼私下對高穎說:“周天元皇帝的奢侈,用現在的情況與之相比較,不是更加厲害了麼?”光祿大夫賀若弼也私下議論宴請啟民可汗過於奢侈了。

三、煬帝下詔征發丁男百餘萬修築長城,尚書左仆射蘇威直言勸諫,煬帝不聽。宇文弼認為:“修長城的徭役,根本不是急務。”

高穎、賀若弼、宇文弼等人勸諫或議論的事情,切中時弊,隋煬帝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將他們全部殺死。高穎是隋朝的開國元勳,是平陳戰役的主要策劃人,是輔佐隋文帝造就“開皇之治”的主要謀臣,為朝野所敬服。賀若弼是傑出的軍事家,平陳戰役的主將之一。宇文弼有文武幹才,曆任高官,皆有能名。煬帝平就嫉妒他們的才能,這次便抓住他們私議朝政的小事,扣上誹謗朝政的罪名,全部處死,充分暴露了其凶殘專橫的本性。

四、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明煬帝拒諫殺諫到何種程度。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的暴政已激起天怨人怒,農民大起義的烈火在四處燃燒,可是竟無人敢向煬帝講真話。宰相蘇威不願意說假話,在煬帝問起“盜賊”情況時,就將身體隱藏在廊柱後麵,好讓煬帝看不到,不要問自己。一次,煬帝特地把他叫到跟前來問,他隻好回答:“我不主管這些,不清楚有多少,隻擔心賊眾離我們越來越近。”煬帝問他是什麼意思。蘇威說“他日賊占據長白山,現在已近在汜水。”煬帝聽了很不高興。後來,煬帝又問他征伐高麗方麵的事情,蘇威想讓煬帝知道實情,但又不敢明說,隻好回答:“這次戰役,希望不要發兵,隻要赦免群盜,自可得到精兵數十萬,可派他們去東征。他們喜於免罪,必會爭立功勞,高麗就可以消滅了。”煬帝聽了十分不高興,找茬兒將蘇威削職為民。

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煬帝還打算從洛陽到江都去遊玩。右侯衛大將軍趙才勸諫說:“如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回京城,安定黎民百姓。”煬帝勃然大怒,令將趙才逮捕下獄,十天後才釋放出來。大臣們都不想去,但煬帝去的決心越來越大,沒有人敢站出來諫阻。建節尉任宗是個小官,上書極諫,當天就將他在朝堂上杖殺。奉信郎崔民象也是一個小官,在建國門上表勸諫,煬帝怒,令先卸了他的下巴,然後殺掉。煬帝一行走到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又上表請示還京城長安,煬帝殺掉他再往前走。到了梁郡,郡上有人攔住車駕上書說:“陛下若是去了江都,天下就不再是陛下所有了!”煬帝又將來人殺掉。當時大官不敢勸諫,就讓小官諫;小官被殺,又讓無官的百姓來諫。而隋煬帝則是來一個殺一個,誰諫就殺誰,毫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