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我不介意你的過去。誰沒有一個過去呢……”
“子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聽完這個故事你肯定會諒解我的。”李倩想了想對子豪說道。
“這一個美麗、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隻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鬆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隻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隻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裏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李倩講完以後,病房裏陷入一片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子豪才開口:“李倩,我想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對,我一直向往美麗的愛情和忠貞的愛情。我也渴望有故事裏那樣的愛情。雖然我失敗過,雖然我有過失敗的感情,但是我還是對愛情有向往的。我和姍姍是好朋友,所以我不想做你們之間的阻礙,我不能對不起姍姍。”李倩說道。
“那我也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子豪堅定的說道。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餘脈之一。這裏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裏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遊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醜。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白蛇鬧許仙”裏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啊壓於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你看,他們之間的愛情這麼艱難,甚至是數十年的分離,但是人家也沒有放棄。所以,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你的。”子豪講完故事以後,停頓了一下,對李倩說了這樣一段話。
之後,李倩有陪了子豪一會兒就離開了。
在她剛走出醫院的時候就碰到了前來看子豪的姍姍。看起來姍姍的臉色不是很好,估計這幾天也沒好好休息。她穿了一身迪奧的連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