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雪崩(2 / 2)

“我的娘啊,這是什麼操作啊。”毛驢看著厚厚的積雪喊了出來,這天山雪峰難道是向吃了老子的肉啊?”毛驢一臉吃驚的說道。

“我覺得他是想吃驢肉,喝驢湯,不是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嗎。這天上雪峰幾千年沒開葷了,正好碰到這送上門的好玩意,怎麼也得吃兩口啊。”水壺開心的說道。現在水壺得這說話顛,真是牙尖嘴利了,是對著毛驢硬磕啊。

“你兩別扯了。我覺得是前麵有人在給我們使壞。也就是說前麵的人發現我們了,特意給我們製造的雪崩。因為雪崩一般要有比較明顯的震動才會形成。而我們剛才並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二妮說道,

“你這樣一說我響起來了,剛才上麵的雪,剛開始隻有一點點。現在我覺得很可能是有人進行了定點爆破,故意引起的雪崩,想把我們埋在這裏。”蠍子微微頷首。

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積雪太厚。積雪經陽光照射以後,表層雪雪體崩塌滑動現象溶化,雪水滲入積雪和山坡之間,從而使積雪與地麵的摩擦力減小;與此同時,積雪層在重力作用下,開始向下滑動。積雪大量滑動造成雪崩。此外,地震運行踩裂雪麵也會導致積雪下滑造成雪崩。

雪崩常常發生於有積雪的山上,也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產生的,但常見的多發生在積雪堆積過厚,超過了山坡麵的承載力時。雪崩的原因一般是在雪堆下麵緩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這是一種冰的六角形杯狀晶體,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冰碴相似。這種白霜的形成是因為積雪的蒸發造成的,它們比上部的積雪要鬆散得多,在地麵或下部積雪與上層積雪之間形成一個疏鬆帶,當上部積雪開始順山坡滑動時,這個疏鬆帶起著潤滑的作用,不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也會帶動周圍沒有滑動的積雪。

人們可能察覺不到,其實在雪山上一直都進行著一種較量:雪體崩塌瞬間重力一定要將雪向下拉,而積雪的內聚力卻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當這種較量達到高潮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外界的力量,比如動物的奔跑、滾落的石塊、刮風、輕微地震動,甚至在山穀中大喊一聲,隻要壓力超過了將雪粒凝結成團的內聚力,就足以引發一場災難性雪崩。例如刮風。風不僅會造成雪的大量堆積,還會引起雪粒凝結,形成硬而脆的雪層,致使上麵的雪層可以沿著下麵的雪層滑動,發生雪崩。

然而除了山坡形態,雪崩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人類活動。據專家估計,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們的隊友造成,這種雪崩被稱為"人為休閑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運動愛好者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成為雪崩的導火索。而人被雪堆掩埋後,半個小時不能獲救的話,生還希望就很渺茫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說某某人在滑雪時遭遇雪崩,不幸遇難。但那時,雪崩到底是主動傷人,還是在人的運動影響下,迫不得已發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