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門外待了一會,去敲二妮的門。二妮開了門,我一看,眼睛都成了水蜜桃,看來哭的不輕。沒辦法,這兩天都帶著她,也可以讓他調整一下心情。
“還難受的啊?這樣,我們這兩天要去山東,你跟著我們一起去吧。正好也可以玩兩天,你覺得呢。”我問二妮。
“好吧,我自己在這裏也很無聊,你帶著我去吧。”二妮梨花帶雨的說道。
“那好,別傷心了,中午我帶你出去吃飯。”我說道。
我又去看了一下馬五爺,他還在看電視,看來被電視迷住了。我把明天帶他一起去山東的想法說了。他很高興,覺得這麼多年沒回去了,還可以你回去看看,很欣慰。
今天再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發生,一天就很平淡的過去了。中午和晚上我帶著二妮去吃了飯,然後又帶著她去買了幾件衣服,她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中國有句話,叫做人配衣服馬配鞍,還真是這麼個道理。二妮換上新買的衣服,一下子精神了不少,顯得更加靚麗了,根本看不出來是剛從農村來到城裏的。
第二天一早,我們早早的出了城,上了高速,然後一路快車,在當天中午就到了濟南。然後我根據馬五給我的村子名稱,在手機上搜了一下,還真有那麼個小村子,我們順著導航一路尋找,終於在下午天快黑的時候,找到了這個叫做棋盤穀的小村子。
在村口,我們下了車,就把車停在了村邊。因為那村子的路,根本就走不了汽車。我們三個攙扶著馬五,進了村子。村子裏的房子都很破舊,大多都是七八十年代的那種土坯房,看來和大都市比起來,這裏根本就是原始社會。
在馬五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一座破敗不堪的院落。那院牆都快塌完了,院子裏都是雜草。
“這裏就是我原來的家了,那是解放前了,當時這裏就是一個茅草屋,沒想到變成了土坯房,而且還破敗成了這樣。我走的時候,我母親和父親還有弟弟都在這裏住的。”馬五看這情形心裏一片傷感。我們聽得也不禁眼眶濕潤,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衰,兒童相聞不相識,借問客從何處來。
“走,我們看看,你的弟弟現在還在嗎?”二妮說道。二妮跟著我們出來後,心情好多了。
我們敲開了隔壁一家的門,給他說明了來意。問了一下馬三的弟弟是否還健在。那人一聽,說那個人早死了,不過他的兒子們都還在,不在這裏住了,都搬到了村子的東頭,你們可以去看看。
我們一聽,哪裏正好是我們進來的地方。我們又原路返回,終於在村口的位置,找到了一個破敗的小院子。我趕緊去叫門,聽到裏麵答應,我們才慢慢的跟了進去。
“這是馬良家嗎?”我問道,馬良就是馬五的侄子的名字。
“是啊,你們找誰啊?”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從屋裏走出來問道。
我把情況簡單的給他說了一下,那個人看著馬五半天。終於喊出了聲,“大伯,你還活著啊!我爸爸在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說我們還有個大伯,要是有機會,一定要找到你,沒想到你終於回來了。孩子他媽,趕緊的,咱們經常提起的大伯回來了。”
我大致看了一下這裏的條件,發現真的不是現代社會,房子隻有三間,恐怕我們住在這裏都沒有地方。而且還是那種低矮的土坯房。我心裏暗歎,把馬五爺安排在這地方,恐怕也不行。
馬良夫婦把馬五帶進了屋裏,我們三個在裏麵呆了一會兒,看到他們夫婦對馬五還算熱情,我們才比較 樣。
“馬五爺,你看這樣,我們晚上就不住這裏了,你今晚就現在這裏待著,我們明天再過來,你看怎麼樣?”我們一看這裏的情形,也確實住不下人。我們來的時候經過了縣城,距離這裏也不是很遠,我們晚上不如去縣城找個旅館住一晚。
“三兒,那辛苦你們,這裏也確實住著不方便,那你們路上小心。”馬五爺關心的說道。
我們從馬良家出來,開車回到了縣城裏,找了一個還算幹淨的旅館。在車上,我們說起了馬五爺的這輩子,也隻能感歎一句。其他的也幫不上什麼忙了,明天,我們再商量一下,具體應該怎麼安排馬五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