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間中的驚雷(1 / 2)

早上七點,王家溝,天剛上日頭。

轟隆一聲巨響,宛如那天邊驚雷打破了這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寧靜。

喝,還真準時!

我們一家人正在吃飯,這一突如其來的巨響,身下的飯桌都跟著顫了顫,晶瑩的湯水灑落,濺濕了一片。

一家四口齊齊被嚇了一跳,這一下也讓老爹食欲全消。

”這幫驢蛋子到底還讓不讓人活。“

老爹長呼口氣,將手中饅頭扔進飯框,他很生氣,開始破口大罵,但是詞太窮,沒罵幾句,憋的臉通紅就想不出詞來。

我端起碗發現這碗裏的香甜粥,也沒剩下幾口,不禁幫老爹補了一句:”爹,還有狗日的!“

”有你什麼事,吃你的飯!“

我撇撇嘴討了一個沒趣。

這轟烈的聲音不間斷響起,已有半月之久,總是在你不經意間炸動一下你的耳膜,對於心裏承受確實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前幾天上個茅坑,差點沒嚇的蹲裏麵。

聲音的根源是離我們村七八裏之外的奔馬山,那是一片連綿的荒山,小時候常常聽老人吹牛講奔馬山曾經叫奔馬澗。

為什麼叫奔馬澗?

因為以前奔馬山四周七八裏開外是條大水澤,宛如一條絲帶環繞,水中流動間,好像一頭天馬在水波中嬉戲。

還有大水澤的時候,不僅常常有人會打到一米多長的黑魚,還有人見過水桶粗細的大蛇出現,雖是道聽途說,如今我們本地人很少上山,現在那裏基本是荒山,方圓幾十裏,野草密布,足有人高,進去像是進了迷糊陣,想出也出不來。

怎麼會幹枯並不是這些長輩在意的事情,就是少了一塊可以去打點野味的寶地,水澤幹枯後留下的大片大片的細水塵沙,近年卻成為這方圓百裏的另類的發點小財之道。

一些村落也漸漸往奔馬山四周遷移,想多沾些天然資源,我們村也是其中之一。

白沙如金,種上地瓜之後,待到十一月成熟,這裏種的地瓜卻比別的地方好上幾倍,個頭又大又鮮,切開之後,似雪如銀,甘甜有勁力,每年有外地客商來我們這收購,聽說銷往大城市倍受歡迎。

我們這深處偏僻,常年隻有十一月份的時候,基本月份很少有外人六月中旬卻來了幾個南方人,看中的不是我們這的特產,而是那荒蕪的奔馬山。

說是那是一片黃河石寶藏,如果石頭上有一些山禽異獸的圖案,基本屬於奇石的一類,城裏有人特別喜歡收藏這奇石,一些品相好點的輕鬆可以賣上幾千,甚至上萬,有錢就是任性。

對於薪資月收入隻有三千左右平凡農戶,一塊破石頭可以賣到上萬,確實是不小的誘惑。

如果誰能采到,幾位客商可以大價收購,剛開始幾天隻有十幾個村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也是一些婦孺老頭,閑空上山在邊緣地帶隨便看看,直到旁村的老山頭,抱著一塊臉盤大小,紋飾一個大大中字石頭,在客商那換來三遝紅燦燦的票子時,整個小鎮炸開了鍋,引動了一股洪流,不出兩天由十幾人的隊伍漸漸變成百人,金錢的誘惑,老少通殺,個個背著一把明晃晃鐮刀,天還沒亮就開始上山。

一些采出來帶著圖案的奇石也相繼出現,更甚者一塊天然宛如水牛的石頭,竟然賣到了八萬的高價,八萬呀那可是一家人兩年的收成。

成片成片野草頃刻間被砍倒,地表石頭采完了,有人組織攬錢,合夥請來一夥夥爆破團隊,要炸山體采石,噩耗般的驚雷也開始出現。

如今我們這小小村落,基本十室九空,我家能扛過這金錢的誘惑,也成了村裏村外奇葩存在。

”好了,生這氣幹嘛,村支書可說了,那幾個南方來的老板已經答應這方圓十裏,幾百村戶每月每家補貼三百元,三百元足以咱家半月的飯菜錢了,這麼好的事情你往哪裏找,難道你要跟全村人做對不成,就算天天在你耳邊放炮雷你也得給俺忍著。“精打細算的娘循循善誘,她是一位持家能幹的好母親。

”俺就是看不慣,你知道那二大頭昨天見到俺說啥嗎?老爹扭頭歪嘴學著大頭鴨子嗓音:”哎呦,我的老二哥,你還擱家蹲著呢,你知道俺昨天撿到一塊帶樹杈的石頭,賣了多少錢嗎?五千,是五千,等奔馬山過段時間閑了,老弟要擺幾桌酒宴,順便給結婚的虎子衝衝喜,說不定來年能抱個大孫子,兒子能耐比老爹有本事,自己在外麵談了一個媳婦,還領回家了,你可別忘了來捧場哈。“

”他這話啥意思,不就是嘲笑咱家寧子二十五了還沒結婚嗎?“

”行了,行了!“

老爹還想說什麼,在一旁的娘打斷他的話,偷瞄了我一眼,老爹也是意味說錯了什麼,抽出一根煙吧嗒抽起來,忍不住又是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