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方,太平洋的西岸,是人類曆史最為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則是人類曆史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形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境內各民族經過漫長的曆程,共同創造了燦爛多樣的文化,融彙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與其他文明古國一樣,早期中華文明也是從氏族、部落時代發展而來。根據考古發現,在170萬年前,在中華大地上就有人類的足跡。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發現了眾多的古人類遺址,結合文字記載的曆史傳說,可以發現華夏先祖已經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明。
一、女媧造人的傳說和早期人類
關於人類的起源,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神話傳說或者宗教解釋。古印度神話認為太初隻有水,後孕育了梵天,梵天從金蛋中破殼而出,蛋殼分為兩半,變成天與地,然後從其身體各個部位誕生萬物。印第安人神話中說到神創造天地,然後從地下帶領人類上來,生活在大地上。希臘神話稱,神從地球內部取出土與火,派普羅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別創造動物與人類。基督教的《聖經》則宣稱,上帝創造了人類始祖,即亞當和夏娃。
在中國,則有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天和地混沌一片,盤古生於其中。盤古用巨斧劈開天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形成了堅實的大地和浩渺的天空。盤古開天辟地後,大地荒無人煙,天神女媧於是塑泥為人,並為人類建立婚姻關係,生兒育女,繁衍不息。
這些都屬於"神創論"的觀點。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其學說逐步被廣泛接受,人們也承認人類與世間萬物一樣是由進化而來的。近代以來,經古人類學、考古學的進一步研究,對於人的起源有了較為共同的認識:人類是由類人猿發展而來的。
但研究表明:人類不是從某一種古猿演化而來,而可能是某種類人猿不斷分化的結果,所謂"單一起源論"或者"多區起源論"的爭論就在這裏。分化演進與地理環境緊密相關,非洲和亞洲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人類起源地之一。當然,中國也有可能位列其中。
在一百多萬年前,中華大地的整體地理位置與今天相差不多,這片熱土屹立於歐亞大陸的東方,太平洋的西岸,西部有帕米爾高原,西南則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部是戈壁,東邊和東南為海洋所環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在廣袤的地域空間裏,以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的氣候最為適宜,也是中國史前文化最發達的地區。當時,黃土高原上還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森林,氣溫也十分溫暖,黃河與長江等水係形成了大片的衝積平原,在這裏生活的動物和植物的種類十分豐富。相對獨立的地理空間與較為優越的生存環境決定了中國史前文化起源的先發性和本土性,也使之在很長的曆史時期內都基本走著獨立發展的道路。
1936年11月,中國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在北京市西南郊的周口店連續發現了三個古猿人頭蓋骨,將之命名為"北京人"。在周口店還發現了非常豐富的北京人遺骸和遺物。這一消息在當時震驚了國際學術界,也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古人類學研究關注的中心。
經過綜合性的考古鑒定,北京人生活在四五十萬年前。其身軀較現代人稍矮,前額稍向後傾,腦容量已接近現代人。北京人的雙手經過長期勞動,變得很靈巧,雙足完全直立。北京人會製作運用多種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砍斫器等。北京人已經會用火,在其居住的洞穴裏有成堆的灰燼和燒過的石塊等。不過,北京人的生活非常艱苦。據對四十多個個體化石年齡的分析,大約有三分之一不到14歲就死了。
1949年後,中國考古學者繼續努力,又在各地發現了大量的古人類化石。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元謀人和藍田人,他們和北京人一起都屬於直立人,但是時間更早。
元謀人遺址是1965年在雲南元謀上那蚌村發現的。經測定,元謀人屬於晚期猿人,距今約有170萬年,是迄今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
藍田人遺址是1963年在陝西藍田公王嶺發現的,生活時代較北京人稍早,距今約五六十萬年。其腦容量約為800毫升,前額低平,眉骨粗大,嘴部突出明顯。與北京人相比,可以發現北京人已較之進化了很多。
到了距今二三十萬年前,人類開始由猿人進入智人階段。智人分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智人的體質有了顯著的進步,腦殼變薄,容量變大,四肢更加靈活,麵貌也接近現代人。
早期智人的遺骸和遺跡比猿人豐富得多,代表性的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陝西大荔)、丁村人(山西汾河)、許家窯人(山西大同)、馬壩人(廣東韶關)等;已知的晚期智人有:柳江人(廣西柳江)、資陽人(四川資陽)、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等。從地域上看,遍布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