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係,如多數星係一樣,太陽係的周邊環境是一團巨大的氣體雲,氣體雲主要構成物質是氫和氦,此外還有相對較少的碳、氧、氮等星際介質中較重的原子,這是超新星爆炸後遺留的物質。太陽係如同駛在水霧重重的大海上的輪船般正穿梭於本星際雲中。本星際雲團,長達30光年,即180萬億英裏左右。它位於一個被稱為本地泡的煙囪狀的巨大氣體雲中,這個氣體雲長達300光年,位於銀河一個旋臂的內緣。
在巨大星係中,所處位置尤為重要。在銀河係的外緣,因為離中心遠,各種形成星球的物質十分匱乏,恒星稀少,環境動蕩。在銀河係中心的環境更為令人擔憂,在銀河係的正中心有著一個質量至少為太陽370萬倍的超重黑洞,強大的引力作用使得周圍的所有物質圍繞著它旋轉並被撕碎,摩擦放出的強烈的輻射足以摧毀所有生命。太陽係的位置十分獨特,恰位於銀河的頂部和底部之間,以及外緣與中心之間,毫無疑問,這是一片生命宜居帶。
太陽係的特別不僅在於其處於的宇宙位置,還在於它自身。恒星的顏色由溫度決定,華氏六七千度為淡紅色、華氏一萬至一萬一千度為白色、華氏兩萬度以上為藍色。慶幸的是,太陽的顏色為白色,這表明它所發出的輻射能滿足我們的熱量需求又不至於如藍色的o-型巨星般因輻射太強使行星瓦解而被拋走。太陽為2或3代恒星,其留下許多重元素,如碳和鐵,使得它周圍不僅有更多的行星的環繞,還為太陽係提供了許多生命化學的原子。
太陽,這顆恒星還是太陽係中所有行星的保護傘。太陽的質量因遠超於其他行星,故高質量的作用與自轉使其產生了巨大的磁場,迫使磁場範圍內的所有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太陽係中各行星的運轉線路呈逆時針且為圓形,十分穩定而有序,很好的避免了行星之間的碰撞、脫離,形成了安全的行星生存環境。除此之外,太陽通過太陽風把磁場擴大,使帶電質子和電子源源不斷地以一百萬英裏的時速從太陽噴射出來,而太陽係行星之間的微粒沿著周圍的磁線形成複雜的圖案,太陽微粒至太陽駐點後太陽風動力枯竭,在駐點邊緣的太陽磁場變成一道屏障(日鞘),抵擋著來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線。
太陽係中質量大的巨行星也可以作為其他行星的保護傘,比如木星。木星在太陽係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的表麵是由液態氫以及氦所組成,在深入地心為液態的金屬氫,其核心為一個岩質的核,約有地球的兩倍大,十倍重,故木星擁有非常大的磁場,表麵磁場的強度超過地球的10倍。木星的磁氣圈分布圍比地球磁氣圈的圍大上100多倍,是太陽係中最大的磁氣圈。值得慶幸的是,木星並非熱木星那般與恒星距離非常近的地獄行星,它離太陽比較遠,其強大的磁場可以為地球等行星阻擋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並將其拋飛或撕碎,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隕石撞擊地球的概率至少提高1000倍。
地球,太陽係中的天之驕子。它有著其他行星沒有的好位置:離太陽不遠也不近,溫度適宜、恰被木星磁場所庇護。除此之外,地球的運行宇宙環境安全、日地距離適中、太陽光照穩定、體積質量適中、自轉周期適中、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使得地球異於其他行星——具有生命存在。
茫茫宇宙中,生命的誕生實屬不易,就目前而言,整個宇宙僅確認了地球存在著生命。那麼宇宙中是否除了地球還有另一個或更多的生命星球呢?我們將以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它們?外星人是否早已探訪過了地球?這個話題可以很長也很遠,但事實又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