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山頂,環顧四周。這裏真是個風水寶地,九座山頭環拱四周,猶如蓮花瓣一般。花瓣正中一片開闊地,一間間村舍零星分布,家家炊煙嫋嫋。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有一條小徑相通,錯落而有致。村周圍大片的田地,很有層次感的呈長條形分布。依稀可見田間躬身勞作的人和犁地的牛。山花爛漫、炊煙嫋嫋、雞犬相聞,這莫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嗎。見到有人家,我心裏總算踏實了許多,快步疾馳朝村莊跑去。
來到村裏,隻見到處都是青磚瓦房,碎石鋪路。有的人家有圍牆,但絕大多數都是圍著柵欄,柵欄門也並不閉合。雞鴨出入,昂首挺胸在村裏悠閑的挪步。透過一家的柵欄,見到有個發髻高挽的少婦,穿著件青色粗布長裙,從瓢中抓起一把穀米,輕巧的雙腳碾地旋轉著,穀米也隨著她的旋轉煙花般灑落開來,雞鴨抬起頭,簇擁著享受這天上掉下的美食。此時她的裙子飛揚,露出了雙足——極精致的一雙繡花布鞋,鞋頭還有個紅色絨球點綴。
繼續在村中行走,一條小河貫穿而過,河上有石拱橋,橋下有幾個中年婦人在用擀麵杖之類的工具搗衣服,她們說說笑笑,一團歡樂的氣氛。有個眼尖的,看到了我,然後又叫周圍的人一同看我。無數目光同時盯著我,頓覺渾身不自然,我快步往前走。
這裏的人都是長衣長衫,蓄發也和現在人不一樣,迎麵相遇都先是一愣,然後對我報以一笑便疾步而去。莫非我真是穿越到了古代,這可真是有意思。正在此時,一位頜下一縷銀髯的老者迎麵走過來,抬頭先是一愣,然後轉身要走。
我急忙上前攔住:“老者,請問這是什麼地方?”
老者頓了頓道:“這裏是城固白崖村,想必你是外鄉人吧?”
“是啊,我是從外鄉來的。”我答道。
“看你衣衫、打扮與我們不同,實屬異類,難道你是來自北邊的蠻夷嗎?”老人問道。
此時我很想說自己是穿越過來的,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跟他說,他也不會理解的,況且連我自己都不太相信。
“我不是北邊的蠻夷,我是外鄉人,隻是喜歡蠻夷的衣服和打扮。”我說道,“敢問老者高壽了?”
“嗬嗬,到如今建元二年,我已經七十有三了。”老人道。
我的腦袋迅速的計算著,媽呀!我來到了兩千多年前了。錯愕的表情恢複後,我便拱手道:“老人家真是高壽了。”
有道是“人活七十古來稀”,況且是兩千多年前的人,能有如此高壽,也是罕見了。辭別老者後,我繼續在村裏遊蕩。為了避免路人異樣的眼光,或者說是入鄉隨俗,我翻過柵欄,潛入一家的庭院裏,從衣服架上順走一件白布長衫和一頂帽子。由於腹中空空,饑餓難耐,我下意識的朝田間走去。穀雨時節,正是下種的好時機。翻開土壤,能看到一粒粒的黃豆種子。繼續翻,還找到了花生種子。我一粒一粒的撿起,積少成多,裝在長衫那如同口袋一樣的袖口裏。日頭已經西斜,還是回到山上祠堂裏去過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