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高校圖書館圖書汙損問題及解決方法(1)(2 / 3)

3.圖書館規章製度不健全,處罰措施不得當。

4.有些圖書由於借閱頻率過高,流通時間較長,也會造成磨損5.有一些無法預見的因素,如圖書長期置於開放空間,會造成紙張氧化變脆,也會招致老鼠、蛀蟲等的侵害,造成圖書的破損。

三、解決圖書汙損的方法

高校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加強對讀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特別是對入學新生的入館教育,除了要重點介紹圖書館的規章製度和如何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資源,還要突出強調如何嚴格遵守圖書館借閱規則,愛惜國家公共財產,做一名文明讀者的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借閱環境,培養讀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圖書資料能否保存完好,除了圖書館館員的用心管理,讀者也應該盡到其應履行的義務。圖書館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對讀者的愛書宣傳教育。

1.在圖書館較為醒目的地方設置人性化的宣傳標語提醒讀者。如“愛護圖書,就像愛護自己一樣”、“請不要傷害我,其實我很脆弱”等標語。

2.在圖書館的牆麵上張貼名人名言,營造一個文明高雅的借閱環境,使讀者能受到環境的影響,減少或杜絕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3.舉辦主題展覽,將汙損的圖書擺上展台,用鮮活的例子作為反麵教材,讓讀者意識到自己的不文明閱讀行為給圖書所帶來的傷害,也讓讀者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形成以愛護圖書為榮,汙損圖書為恥的優良品德。

4.開展圖書館讀者工作日活動。可以在每周選擇一天時間,讓部分讀者參與到圖書館的日常業務工作中,了解圖書館圖書管理工作的實質內容,領會圖書損壞給日常管理工作帶來的諸多不便,讓讀者受到更直觀的教育,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讀者向其他讀者進行義務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圖書館,提高自覺愛護圖書的意識。

館員自身的職業素質和責任心的高低是使圖書館圖書保護工作能否做好的重要因素。所謂“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所以說,具備了良好的德性,才能使人才盡展其能,使之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高校的圖書館館員首先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因為校園是教育的聖地,如果連教育者都不具備這些,又如何去教育和管理學生呢?其次,要有敬業精神,要牢固樹立“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對待讀者要熱情主動,讓讀者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在優質的服務中逐漸使讀者養成良好借閱習慣,使其能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章製度,自覺愛護圖書,達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努力使圖書的汙損降到最低。再次,館員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堅守自己的崗位。在讀者管理中,應該做到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工作人員應隨時深入工作崗位,進行巡視,大力監督讀者的不文明行為,最大限度地降低汙損圖書的情況發生。在圖書借出前,應主動提醒讀者愛護圖書,妥善保管。圖書還回時,應認真檢查,如若發現汙損問題,既要按規定及時處理,又要態度和藹,對讀者進行有理有節的批評教育,使讀者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也讓其在今後的借閱過程中自覺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對於汙損圖書情節嚴重的讀者,更要嚴肅處理,在圖書館的顯要位置張貼批評通告,並實事求是地公布違規者的姓名、所在院部班級以及所犯錯誤,起到警示其他讀者的作用。還有一些對自己所犯錯誤拒不承認,態度惡劣的讀者,除了對其進行罰款、通報批評,還要通知其所在院部,甚至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更嚴厲的處分,將處分結果記入該讀者檔案,這樣才能真正使那些公德性不強的讀者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高校圖書館在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圖書的同時,更應該增加安全設備的投資。引進先進的電子監控設備和防盜儀器,更安全、更有效地監控讀者在借閱時的行為,使惡意損書、偷竊圖書的不文明行為最大限度減少。購買充足的防火、防蟲設備,避免意外災害的發生,減少自然因素帶來的損失。提供更多的文獻複製設備,例如複印機、掃描儀等,方便讀者進行資料的拷貝,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滿意,不再去破壞文獻的完整性。同時還應對圖書本身做更為安全的防範處理,在圖書內部粘貼磁條,經常對圖書進行磁條掃描檢測,對已消磁或磁條脫落的圖書進行補磁處理,通過全麵而細致的工作來減少圖書資料的損失。

四、結語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的汙損丟失現象已越發的嚴重,所以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也成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而這項任務需要圖書館館員增強責任心,做好防範工作,最好能將此類問題在萌芽狀態下解決。同時也需要高校、圖書館和廣大讀者的共同努力,在提高整體道德素質和公德水平的情形下,才能真正解決好高校圖書館圖書汙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