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天揚在世時,天揚靈院的發展十分順利,也有很多的散修靈者因此而獲益,但是在趙天揚去世後,由於繼承者沒有足以威懾六大家族的實力,六大家族的勢力開始向天揚靈院滲透。進過幾百年不斷的角力,現在天揚靈院的大部分資源都已被六大世家所掌控,天揚靈院也和趙天揚在世時大不相同——例如當年的天揚靈院並沒有內外院之分,靈者在進入天揚靈院後不隻不用繳納任何費用,還可以免費得到靈院的各種物資資助。
不過六大世家的介入也並非一點好處也沒有。六大世家不可能讓外人進入自己的福地中修煉,洞天就成了他們培育外部勢力的所在,為此六大世家也對靈院進行了一些投資——要是沒有六大世家,藏靈館中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的靈紋和各種書籍。
同時,為了能發掘出一些沒什麼出身卻有一定才能靈者,他們也並沒有阻止靈院的對外招生,隻不過是靈院有了內外院之分,想要進入內院也就是洞天中修煉,至少要在二十五歲之前達到從天境。
在有了比較的情況下自然會看到差距。因為對靈院的現狀感到不滿,數百年前,天揚靈院逐漸出現了一種聲音:脫離六大世家的掌控,讓天揚靈院像當年趙天揚在世時一樣,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靈院,讓到此學習的散修靈者擁有更好的修煉條件。
對此展淩倒是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兩世為人,他很明白這不過是一句響亮的口號罷了。當年靈院真實的情況誰知道到底是什麼樣?幾代人都過去了,現在的繼承者們為什麼會突然想要繼承趙天揚的誌願?與其相信出了趙天揚那樣的好人,他倒是更相信出現的不過是幾個為了一己私利的野心家。
麵對這種聲音,六大世家卻並沒有做出有力的回應,因為六大世家間的關係也在日趨緊張化。馬家近百年發展迅速,大有取代楚家之勢,宋家也和馬家結成為了關係緊密的同盟,楚家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在時刻警惕馬家的同時也成功拉攏了李家。至於以陣法聞名的戚家和以靈植師、丹藥師聞名的季家除了彼此交好外,和其餘四家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無論對誰都是既沒有刻意親近,也沒有刻意疏遠,也因此成為不做明確表態的第三方勢力。在天揚靈院裏六家子弟彼此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六家現實狀況的體現。
而六大世家之間有矛盾,希望獨立的靈院派的也並非鐵板一塊,激進派認為應該借著現在六大世家矛盾重重的機會盡快獨立出來,保守則認為激進的做法會觸及到六大世家的整體利益,一旦六家聯手,靈院將無法收場,所以獨立是必許的,但卻不能操之過急。
展淩個人認為還是保守派的想法更符合實際,隻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據說激進派的人占了絕大多數。
在靈院中除了六大世家的三方勢力和靈院派的兩個派係外,還有兩個群體存在。
一個是各個地區中小世家的子弟,他們來靈院的目的究竟是為了學習、修煉,還是為了和六大世家的子弟結交,甚至是通過觀察為家族最終投靠哪方勢力提供情報支持,就不是展淩所能知道的事了。
另一個群體則是散修靈者。他們有的已經投靠、暗中投靠、有心投靠某方勢力,有的則是像展淩,董承武這樣,沒打算投靠任何勢力,來靈院的目的就是學習和修煉,並不打算參與到靈院和世家的紛爭中去。
隻是展淩也明白,從他和馬卓遠、宋飛雲住在一起開始,他就已經和董承武一樣被劃分到馬、宋聯盟的陣營中去了,但他倒是覺得其實這樣也好,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來試探或是拉攏他,也算省了不少心,根據他的觀察,董承武似乎和他也是相同的心態。
關於靈院現在的局勢,有一些是他自己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更多的卻是馬卓遠、宋飛雲告訴他的。在說到這些事時,馬卓遠和宋飛雲表現出的態度隻是就事論事,並沒有流露出拉攏、招攬的意圖,展淩純粹是以正常結交朋友的心態和兩人相處,在隱晦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後,兩人也表示了理解和認同,這也是兩人能和展淩交好的原因之一。
雖然不想參與進紛爭,但宋飛雲與楚、李兩家的一些子弟發生口舌之爭時,展淩也時不時會出言諷刺幾句——他這麼做當然不是為了討好宋飛雲,而是因為當年的事,他看楚家人多少有些不順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