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寧做故鄉鬼,莫當他國臣(1 / 3)

北宋時期,宋哲宗趙煦去世,其兄弟趙佶在太皇太後的扶持下繼位,大赦天下。

宋徽宗繼位後,先後頒布各項指令,並提拔宋哲宗以前打壓的大臣且委以重任,大小官員一一褒獎,並立誌要做一個積極進取,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大殿之上,徽宗頭戴皇帝冠,身穿龍袍,臉上滿是自信得意興奮之色。

“太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匍匐在地,各自心中五味雜糧。

這位徽宗在沒有繼位時,每日去太皇太後宮裏請安,聽從太皇太後的教誨,自然也博得了太皇太後的器重,所以在哲宗駕崩後,太皇太後力排眾議,強推趙佶上位。

而在登基之後,為了鞏固朝政,徽宗又請太皇太後垂簾聽政,這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出來的!這不得不讓各大臣對這個以前沒有怎麼關注過的趙佶有些刮目相看。

“眾卿平身...”。

徽宗雙手微抬,示意起身,而後接著說道“朕登基一月有餘,在這期間看到不少奏章,彈劾商人,說他們擾亂邊廳,與外邦通商,擾亂我邊界安寧,不知道這事各位如何看”?

商人,在那個朝代都有,隻是在之前的朝代,他們會打壓商人,而在宋朝,商人更是成為了大宋中流砥柱,他們不但給大宋提供了大量的賦稅,而且還提供了外邦的情報,可以說對大宋是很有貢獻的一股力量。

趙佶說完,掃視大殿一圈,見無人應答,當即笑道“各位都不說話,難道默認了商旅擾亂邊廳之事”?

“陛下...”

站在百官之首的章惇上前一步道“通商之事在太宗時期就已經開始,傳到至今,已有百年,通商雖與外邦來往密切,但要說擾亂邊廳,我想絕無此事”。

章惇位居丞相,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哲宗時期章惇擁護王安石變法,深得哲宗喜歡,所以對其也是格外器重!但在哲宗駕崩後,在新皇帝的推舉上,章惇與朱太妃算是一路人,最後推薦不成功,反而讓趙佶記恨,所以現在做起事來有些舉步維艱。

“啟稟陛下,這些年商人大勢發展,雖上繳高額賦稅,但卻也增加了朝廷的管理負擔!而且現今多數壯丁不種田,不從軍,不讀書,隻做商旅,使得良田荒蕪,營中無軍”蔡卞手持護板啟奏道。

“哦,那依蔡卿所言,該如何處置”?

“回陛下,臣主張抑商重農,開墾良田,招募兵丁”。

“陛下,此事不可,當今北方戰亂未平,商道受阻,此時若在中斷通商,怕是會造成國庫空虛,百姓賦稅加重”。

趙佶正襟危坐,聽著下方幾位大臣的辯論,心中也早已經有了主意,當即再次說道“朕在沒有登基時聽說,瑰寶藏劉府,可比百萬軍,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徽宗的話很明顯,在場的能夠站在金鑾殿上,自然都不是傻子,當然也明白皇上這時準備拿劉家開刀了.

當即一位大臣就手持護板走了出來“啟稟陛下,劉姓家族這些年的確發展迅速,自從絲綢之路暢通以來,劉家就借助此路與外邦通商貿易,從中賺取了不少錢財,但劉家給國家的稅收也創下了數百萬之舉,足足充實了我大宋國庫”。

這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對劉家極為了解的蔡卞,當然這並不是蔡卞和劉家關係多麼好,而是拿人家手短,這關鍵時候,還是得站出來幫幫腔的。

“恩,這劉家寡人也知道,他們的祖父曾與先皇同上殺場,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算是英雄之後!不過前一段時間寡人收到密報,說劉家借助通商之名,勾結外族,想顛覆我大宋江山,不知道此事眾愛卿怎麼看”。

勾結外族,這個罪名不可謂不小,按照以前的慣例,當滅九族!當然宋徽宗並不是真的收到密報,而是自己手下給他出的點子,為的就是搜刮劉家的家產,從而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宋徽宗這話一出,頓時滿堂嘩然,就連之前的蔡卞也是額頭見汗,他心裏清楚,皇帝要給誰安個罪名還不簡單,誰敢反駁,可憐自己還在給人家說好話,這要是被皇帝當做同黨論處,那可是要滅九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