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教師職業化程度也不斷地提高,這必將給廣大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帶來難逢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教育是麵向未來的事業,教育自身的發展需要一大批能承前啟後的骨幹教師。那麼,什麼是骨幹教師?他們又可分為哪些類型呢?這是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

一、骨幹教師的概念

我國的一千多萬中小學教師承擔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教育任務,從總體上來講,他們都是很優秀的。而從近距離來看,我們常常把在一定範圍的教師群體中那些職業素質相對優異、在教育活動中發揮了骨幹作用的教師稱為骨幹教師。他們是教學質量得到保證的中堅力量,是引導廣大教師前進的旗幟。所謂職業素質相對優異,是指包括職業道德、教育思想觀念、專業知識與能力、教育能力、個性心理品質等幾個方麵的素質都在一般教師水平之上;所謂發揮了骨幹作用,是指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了其優異素質,取得了較突出的成績。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具有比較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理性態度和務實精神;充滿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等方麵教學藝術高超、教學效果顯著;建構信息時代全新的教育和教學觀念,具有深厚的學科教育素養、教育專業化的知識和理論、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了解本學科的教育科研動態,熟悉國內外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最新成果,有較強的學科教學或教育實踐能力;能獨立主持高水平的教育科學研究,善於把實踐經驗升華為理論,科研成果豐碩;治學嚴謹,教學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能在自己所在地區或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積極的帶頭、示範和輻射作用。

二、骨幹教師的類型

在骨幹教師這個群體中,他們是有類型之別的。

(一)從年齡角度來看

解放以後培養的教師中,存在著三個不同年齡段的骨幹教師:57歲以上者我們稱之為“第一代骨幹教師”,56~36歲者我們稱之為“第二代骨幹教師”,35歲以下者我們稱之為“第三代骨幹教師”。由於不少地方的重視,已有不少新一代骨幹教師出現,他們大多在30~25歲及以下。

(二)從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角度來看從這一角度,骨幹教師可以分為“全麵型”和“專長型”兩大類。

1.“全麵型”骨幹教師

“全麵型”骨幹教師是指素質全麵、結構協調的骨幹教師。

“全麵型”骨幹教師素質結構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著明顯的支撐和表率作用。

雖然,在他們的素質結構中,德才兼備,人品與能力俱佳,但有時可能個性、風格、特殊性不那麼突出或明顯。

2.“專長型”骨幹教師

“專長型”骨幹教師是指素質偏於某些方麵,不夠全麵的骨幹教師。專長型又分別表現在教學和教育科研兩方麵。

(1)教學專長型。教學專家型骨幹教師的素質結構中,教學能力最突出。這種類型的骨幹教師在一定行為規範的基礎上,將自身調節機製的重點放在教育活動的控製執行環節上,直接影響活動的進行及活動目標實現的水平。因此教學專長型骨幹教師的素質結構中,突出的要素是能力,其他要素作為補充和保證。

他們的認識能力、設計能力、傳播能力、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十分出色,依靠這些突出的能力,他們在教育活動的動態結構中,有效地調節執行環節——教學過程,使教育活動的定向環節中提出的目標高水平地實現。

但是,在他們的素質結構中,與能力要素相比,品德要素和教育科研要素相對薄弱,三個要素發展不平衡。

(2)教育科研型。教育科研型骨幹教師的素質偏重於知識與思考能力。他們往往具有符合自身條件的動態知識結構,他們除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外,廣泛吸收哲學和係統科學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

他們大都形成了適合自身的開放的思維係統,善於從科學的批判精神出發,對事物進行不帶偏見的理性思考。

他們視野廣闊,十分關注社會發展潮流和趨勢,推崇新思想、新思維、新道德、新觀念,善於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思考教育,使自己所持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相吻合。他們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寫作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