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穀中少年初長成(1 / 3)

在一片連綿起伏的大山之間,有一處景美如畫,四麵環山的幽穀。這裏有一個方圓三裏的淡水湖,四麵的山上大多都是寬夠幾人抱,高過上百米的古樹,樹齡幾乎都是千年以上。這些古樹都是以鬆樹為主,其他的比如榕樹、銀杏樹、柏樹也有一些;另外的一些矮小樹木,種類尤其繁多,如梅樹、桂花樹、櫻桃樹等等,真是應有盡有。

蟲魚鳥獸更是不在話下,鬆上有鷹有鵲,花上有蜂有蝶,湖裏有龜有貝;每天清晨百鳥齊鳴,百花齊放,百獸齊逐,好一派自然之美,這裏乃萬物之天堂,人間之仙境。

藍天就在這裏長大,從小就跟狼虎為伴,蟲鳥為伍,跟幽穀裏的很多動物都以朋友相待,交流不用言語,隻用眼神與肢體,有些還能心靈溝通,知彼之意,所以語言很多時候對藍天來說都是多餘的,因為整個幽穀就隻有爺爺一個人跟藍天才是通過語言交流。

從記事起,藍天的人生軌跡裏就隻有爺爺這麼一個親人:藍宇!他教藍天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捕魚打獵,還有強身健體的一些武術體操和傳給了藍天一本關於修煉意念之力的無字天書。

這本無字天書其實就是一塊白璧無瑕、四四方方的羊脂玉,看起來就像是一本縮小版的小人書,跟初生嬰兒手掌般大小,薄如枝葉重要的是上麵什麼東西也沒有,一片空白。當時才三歲的楊如風就摸著小腦袋不解地問:為什麼一個字也沒有呢?

藍宇隻是告訴他:你的目的就是把沒有看出有來。當時藍天啥也不懂,他隻是遵照藍宇的話,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塊玉書看。看的時候必須把玉書固定在一個離眼睛有五十公分遠的地方,然後以打坐的姿勢用雙眼盯著玉書最中間的地方看,眼珠要始終與玉書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腦海中先把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默念九十九遍,然後把它的樣子想象出來,就這樣一邊想一邊盯著玉書看。

但是一次隻能想象一個東西,直到想象中的那個東西浮現在玉書停留超過九秒鍾的時間,然後才算過關;下一次則接著想象另外一個東西,但這一次想象中的東西浮現在玉書上停留的時間要比之前增加一倍,也就十八秒,以此類推。

開始的時候,藍天打坐都呆不了十分鍾的時間,更不要說盯著玉書看了,沒辦法藍宇就隻能在一旁督促著,通過獎勵雞腿的方式,一步步地促使藍天能夠安穩地打坐兩個小時,然後開始一邊打坐一邊盯著玉書看。

可能是喜歡吃雞腿的緣故,藍天腦海中想象的第一個東西就是平時經常吃的雞腿,可是這一看就花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藍天才終於可以看到浮現在玉書上的雞腿,那一刻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沒到三秒就消失了,後來又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終於堅持到九年才消失。

藍天的日子就是在打坐看玉、捉雞養鳥、煉筋淬骨,下湖抓魚中度過,每天過得還算逍遙自在,就是每次被爺爺藍宇抓去看那些難啃的古書的時候,他才感覺有些無聊。日子就這樣反反複複地過著,直到藍天十二歲那年,他終於可以讓腦中的老鷹浮現在玉書上超過九十九秒,之後的每天,藍天又多出了一項任務,那就是爺爺叫他每天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通過意念去控製身邊的東西,比如吃飯的筷子,怎樣通過意念去折斷它,以及通過怎樣的方式去折斷它,這些都是藍天每天都要做的功課。

開始的時候,藍天隻能想象自己用雙手去折斷它,這樣總消耗他很多的精神力,人也特別的淚,每次折斷筷子過後,人總要虛脫一段時間。不過次數多了以後,隨著精神力變得強大,藍天通過意念折斷筷子就變得更加容易了,而且折斷筷子的方式也變多了起來,比如筷子可以被柴刀砍斷,可以被錘子砸斷,也可以被動物給咬斷,反正藍天的腦子裏想它怎麼斷,它就怎麼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