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孩子們還沉浸在誦讀《弟子規》比賽的快樂中,何不借誦讀的餘溫,對這次大賽來一次回顧和點評呢?
教育的事,想做就做,我理了理思路,便說:
“同學們,昨天的《弟子規》大賽各班都表現了良好的風範,誦讀取得了圓滿成功。”
我停頓了一下,看看大家的表情。同學們笑逐顏開,很興奮的樣子,有人還小聲地哼起了《弟子規》。
我接著說:“這次大賽有‘三好’,同學們想聽嗎?”
“想聽……”
看到孩子們快樂的樣子,我說:“第一好是大家的精神麵貌好。說得通俗點,就是樣子好,就是形象好。昨天,男孩子,女孩子,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服裝,給黨的八十八歲生日增了光,添了彩。黨看到大家快樂的樣子,也很高興呢。”
嘻嘻……孩子們你瞅瞅,他瞧瞧,互瞅著模樣,釋放出更多的天真和爛漫。
我想,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多看重的是孩子們學習上的優異、成績上的差異。而這些蕩漾在童年色板上的五彩池,我們可曾靜靜地關注並欣賞過呢?
和著孩子們的喜悅,我接著說:“第二好為形式好。各班的點子多,說明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很強。五一班的十名快板伴奏誦,五二班的唱誦,四一班的兩人領頭誦,四二班的礦泉水瓶式伴奏,三一班的分組誦,三二班的合誦,都很有特點。第三好是,大多數班級的同學背誦得很熟。其中二二班、三一班、三二班、四一班、四二班、五一班、五二班七個班,都完整地誦完了一、三段。一年級,二年級一班,由於年齡小,隻背誦了其中的一段,效果也是不錯的。這裏我要強調的是三二班。這次比賽,我們選用抽簽的方式,隻有三二班抽取了二、四段,相對而言,難度上稍高一些。所以說,這次比賽,三二班的孩子們有些吃虧,最後取得的名次也不理想。但這裏我要講一下,從平時的誦讀情況看,三二班的孩子們是很優秀的,很認真的。以後參加這樣的活動,三二班再多一點創新的思路,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二班的孩子們眼睛裏濕濕的,開始晶瑩閃爍。作為一校之長的我,學校裏的一分一寸,一土一壤,都了如指掌。平時,三二班的孩子們練得多,練得認真,投入度在全校是數一數二的,可比賽結果打擊了他們,孩子們很低調。這時我的點評,對於天真而又單純的三二班的孩子們而言,無疑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他們失衡的心靈。
有時我想,在舉辦的各項活動中,作為校長盡量想到讓每一件事做到公平、合理,使付出與收獲成正比。但,由於主客觀方麵的種種因素的影響,也由於評價者所站的角度和審美觀點的不同,總是在結果上產生種種的不公平或不盡如人意。這時作為校長,更應該理直氣壯地站出來,說句公平話,做點合理的評價。我想,這對於學校的發展來講,是極為有利的事情。
最後,我期望同學們繼續唱好國學誦讀這台戲。一是每天能堅持誦讀一遍,做到溫故而知新。二是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去找《弟子規》這個老師,讓《弟子規》陪伴我們度過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