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漠北風雲錄(1 / 3)

第四章重返邊塞

程振輝在歸化城郊訓練兩萬人的韃靼軍士,白天指導操練,晚上則潛心研習兵法及修煉內功心法。自八月從沈應奎處獲得兩本武功秘籍後,振輝時時將《輕功習練要領》和《內家氣功心法概要》翻看研讀,輕功習練由於需要以修成的內功為基礎,所以暫時無法修習,而內功修煉雖每天早晚都在堅持,但一直不得要領,丹田中無法生成那種能感知到、所謂“成形”的氣息。雖然有此困擾,但同時激發了振輝迎難而進的好勝心,而且他也深知應奎曾告知他內力修為不是假以時日就能得到,而是要看“造化”,說到底還是靠修煉者的體能、心智悟性及意誌力,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他雖然有堅定的信心、強大的體魄,這源於自身多年戰場打拚出來的積累,但是否有開悟的心智,這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所以對於能否修煉成內功,或者說能取得多大修為,他並不去強求,隻求自身努力做到最好,有沒達到預期的結果,倒不是最重要的。

十月二十一日,程振輝、祁大成彙同巴布紮顏及帳下大小將領對受訓的軍隊進行了檢閱,巴布看到經過二十天的集訓,一萬五千步兵和五千騎兵,無論武藝還是戰陣均有大幅長進,無論指揮還是調動都能做到行動聽令、進退有據,戰鬥力和紀律性都有顯著提升,心中大為滿意,對振輝和大成更是讚不絕口、由衷佩服。訓練完成後,巴布陪振輝和大成於十月二十五日返回城內,到宮中向順義王俺答辭行,俺答熱情接待了他們,聽完巴布關於訓練成果的報告,俺答也很高興,對振輝和大成讚賞有加,給予了豐厚的賞賜。振輝兩人謝完恩,提出將帶兵前往大同和趙希明等會合,特地向俺答辭行,俺答哪裏肯答應,找理由說振輝和大成在明朝宮中做過錦衣衛軍官,熟悉宮中守衛情況,請他再幫忙操練宮中的侍衛親軍,振輝推辭不過,也正好借此觀察韃靼到底有無南侵意圖,因此答應再留幾日。俺答王宮中的侍衛親軍不過千人,且多為韃靼軍中精銳,稍加指點即如令隨行,振輝和大成短短幾日已將禁衛軍操練完畢。經過這幾日暗中勘查,私下同俺答的近侍進行交談,以及探查往來密切的幾個大臣奏報的均是日常政事,未見俺答秘密召見臣工及將領,而巴布進殿呈奏時,振輝均在側,不知是俺答有意還是無意為之,總之未發現俺答及其手下有不軌或反叛之企圖。因此在三十日振輝請俺答閱視並首肯殿衛親軍的操演後,即向其辭行,俺答不好再強留,賞賜了振輝等一些馬匹糧食,並托付其前往大同訪查一樁事,當日在宮中設宴為二人餞行。第二日晨,巴布受俺答之托,送別振輝、大成一行。

隆慶六年十一月四日晚,程振輝、祁大成率五百名兵士、二十餘輛馬車到達大同宏賜堡,和趙希明等會合。雙方各自交待了別後的經曆,振輝看到趙希明等短短半月已將宏賜堡互市初步建成,隻見南來北往的商戶物資已聚集一齊,既有南方蘇杭的絲綢茶葉、又有北方牧民的皮草毛毯,種類繁多、應有盡有,看來不日就可開張納客,現買現賣了,不由暗暗稱奇。趙希明雖年過六旬,且身有殘疾,但處事之精明強幹不輸於中青年,而精神之持久堅韌又具年長者之優,正所謂老而彌堅、曆久彌新,而其得力的助手李興、趙南婷,一主外、一主內,配合默契、各有擔當,三人並肩攜手、心無二致,又愁何事不成,而這也是其子趙誌平生前沒能做到、也是萬沒想到的。在振輝帶來大批士兵及物資的援助下,宏賜堡的互市迅速恢複,在十一月中旬已具備了重新開市的一切條件,於是他們商定在二十日請宣大總督王崇古及大同總兵馬芳前來,共同主持互市開張。在此期間,宣化總兵尤仲達突然造訪,振輝同老上司見麵,喜不自勝,二人當晚同榻而臥,敘舊一夜。

十一月十九日下午,趙希明、程振輝、劉知賢等在堡外南門十裏長亭等候總督王崇古及總兵馬芳。塞外冬季落日較早,在夕陽的餘暉中,振輝看到一行約百餘人緩步騎行而來,雙方相距十餘丈時,振輝等出廳迎接,而對方騎馬的官員亦下馬等候。趙希明在前,振輝和劉

知賢隨後同當先一名二品大員行見麵禮,隻見此人身偉體闊,天庭飽滿,頷下一部濃密的長髯,雙目神采飛揚,顧盼生威,這便是首倡蒙漢和議,當朝赫赫有名的邊臣宣大總督王崇古;而後麵一位龍行虎步,氣勢如虹的將軍,不須說就是威震邊關,和戚繼光齊名的武將大同總兵馬芳了。對於趙希明,王崇古早已知曉其事跡,當時就對趙讚賞有加,並且表達了深深的謝意;由於同是武將,馬芳對程振輝也是早有耳聞,看到振輝英氣勃勃、氣度非凡,且謙遜含蓄、執禮甚恭,心中喜歡,在總督王崇古麵前有意讚揚了一番,什麼年少藝高、文武兼備、前途無限等,而王崇古在旁含笑未語,但點頭表示認可。雙方見過麵後,由趙希明、劉知賢引領一行人馬進入堡中。

趙希明等在宏賜堡官衙後堂中接待王崇古、馬芳等吃完簡單的接風宴後,隨即將王、馬二人及隨行文武官員引至新建的驛館中下榻,其餘扈從侍衛則宿在堡內軍營中。趙希明、劉知賢隨後將明日互市開張的議程向王總督通報完,告辭出來。

十一月二十日午時,北方邊塞紅日高照,天空蔚藍如洗,冬天瑟瑟的寒風擋不住四麵八方前來朝賀人們心中的熱情,宏賜堡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旌旗招展,在大同總兵馬芳陪護下,宣大總督王崇古主持了宏賜堡互市的開張,大同、宣化的文武官員以及上萬民眾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這一切是在趙希明、李興、趙南婷、程振輝、祁大成帶領下的七百餘名軍士以及薊州軍民無私援助下取得的巨大成果,宏賜堡曾經遭受破壞的邊塞商場重新煥發活力,從此韃靼和明廷的商貿暢通無阻,雙方物資交流空前繁榮,趙希明、李興等為蒙漢兩族經濟貿易的發展以及雙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貢獻。

當日開張儀式結束後,王崇古、馬芳在宏賜堡新建的酒樓“怡味居”大宴賓朋,招待四方來客。這晚馬芳和程振輝都醉了,正如在戰場上兩人是英雄相見恨晚,在酒場上也是惺惺相惜、酒逢知己千杯少。尤其馬芳多年來從未醉過,在將眾人都喝醉退場後,包括王崇古也被侍從攙扶回去,隻剩下振輝一人,當然不肯罷休,提一壺酒邀振輝來喝,振輝也不示弱,一杯杯互敬下去,大約三十多杯後,兩人都快無法端杯,仍在強撐著喝,而左右侍衛的親兵未得馬芳命令也不敢勸阻,這時在樓下等候的趙希明上來,看到兩人都已大醉,強行將兩人酒杯奪下,中止了拚酒,令親兵先將馬芳架走,又叫兩個衛兵上樓來將振輝扶回軍營。

振輝雖然喝得不少,但第二日酒醒得也快,一早起來洗漱完畢,不一會祁大成、李興來到帳中,三人邊吃早點,邊興致勃勃談起昨晚喝酒的“盛況”。大成先說別看王總督一介文人,酒量倒不弱,比自己是差些,但比其手下很多將領都強;李興接著說要論酒量,振輝當數第一,最後隻剩他一人,要不是趙伯將馬總兵弄走,振輝必定將其灌倒;振輝急忙解釋,酒量是馬總兵當之無愧為冠,由於前麵他已喝了太多,自己隻是將酒量留在了後麵,而且最後兩人都醉了,酒量當數馬帥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