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詭異石刻(1 / 2)

人常說:登高望遠。站在巍巍泰山之巔,陸寧卻難以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近一年來,南上北下,東奔西走,倒是看了不少名山大川,卻始終難以排盡胸中的煩悶孤寂。

自記事起,就一直隻有父親陪在身邊的他始終無法從一年前父親的離世當中走出來。二十多年來跟隨父親習字臨帖,一切都早已烙進了血肉裏,而今,茫茫天地間隻剩了自己一個人,一時間,他竟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樣走下去。這次登上泰山,來看一看聞名天下的泰山石刻,也是為了緬懷父親,畢竟拓帖摹文曾是他一生的喜好。

孑然一身,也未嚐不可。苦笑一聲,自我安慰的搖搖頭,將那些難以釋懷的記憶壓下,側身望了一眼遠處圍著石刻拍照的遊客,陸寧轉過身,向著不遠處通向一條山穀的小路走去。

山穀兩旁的石壁上零零散散刻了不少古代遺留下來的書法刻字,大多是一些佛經碑文,也有古代文人騷客的詩句。曆經無數年的風吹雨淋顯得有些斑駁,但大多數古意盎然,雋逸不凡。一些刻文,他並不認識,但他仍不時駐足觀賞。父親還在時,他便一直跟隨父親學習書法,也曾臨摹過不少古今大家的作品,對書法一道,喜愛異常。一路觀看前人的這些書法石刻,不覺間竟已經入了神,不禁抬起右手模仿那些古代前賢的行文筆法,似乎回到了兒時跟隨父親練習書法的時候,有時趁四周無人時,甚至用手指摹劃低矮處的石刻,到後來則是越發往人跡罕至出探尋,一路行來,興致盎然,卻沒有發現四周早已沒有了行人,而腳下的路越也來越難走。

恍若著迷了一般的陸寧完全沉浸在了幼時父親教授他臨摹書法的意境當中。對著已經有些陡峭的石壁,取出背包中的毛筆一筆一劃的描摹著壁上的刻文,仿若父親就在身邊,等待他將手中的作品完成後給父親評鑒指點。一時間,這處偏僻的石壁處隻剩下遠處風吹動樹林發出的沙沙聲,再無任何其他聲響。

突然間“啪”的一聲,在有些空蕩的崖壁前突兀響起,讓陷入深切回憶中的陸寧驀然轉醒。望著斷為兩節的毛筆怔怔出神,又想父親了,這一年間總是會不知不覺想起。搖搖頭,看看了看四周,才發現不覺間竟然攀了這麼高,而離他不遠處竟然是幽深的山穀,趕忙回神轉頭。回過頭才發現自己剛才臨摹的這處石刻有些奇怪。

嚴格地說,他剛剛描摹的石刻隻是一整麵石刻的一部分。整麵石壁高有三四米,寬度大約五六米,整個石刻是用隸書刻上去的,他跟父親臨摹過隸書,那是漢代時的一種字體。整個石壁雖然有些風吹雨淋的痕跡,總體來說也還平整,字體也是莊重大氣,看來當時刻下這些文字的作者書法造詣非同尋常。而使人感到怪異的是,剛剛他臨摹的這一片,與整個石壁相比,大不相同,這一片所在的位置在整個石刻的右下角,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整個作品完成後的題跋落款一樣。這並沒有什麼,所有泰山石刻當中也並不乏一些帶有落款的,然而這一處給他的感覺很不一樣,看上去極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