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很多外國人飲恨這裏,不過外國人跟本地人不同,他們是為了金錢利益而來,明知道有危險還趨之若鶩。
而本地人則是沒得選擇,家就在這裏,結果卻淪為戰火塗炭的地方,讓他們的生命懸於戰火之中,隨便都會喪命。
也有人說,是外國人給本地人帶來了機遇,讓他們可以挖鑽石,有可能因此發大財。
可是本地人隻是替那些有錢人淘洗泥石,得到的鑽石根本不是他們的,他們隻能獲取可憐的報酬。
鑽石明明是他們本地人的,結果因為沒有資金買工具,無法開采,結果隻能淪為外國人賺錢的工具,還要隨時麵臨戰火和喪命的危險,想想就夠悲哀了。
一路上,去看了幾個礦場,都沒有蕭山盛要的鑽石,反而見多了當地人的無奈和悲哀。
“聽說那個寧願也是保護一個礦場,難道她也有股份?”蕭山盛心想,對這個尚未見麵的寧願有些鄙夷起來,因為她也是個迫害當地人,壓迫當地人的剝削者,有可能手上也有不少人命。
“如果寧願真是那樣的人,我絕對不會保護這樣的人。”
現在蕭山盛並沒有腦子一熱,就去殺了那些礦場主和武裝份子的想法,他知道殺一個兩個礦場主根本沒有用,這個地區,或者整個非洲大陸,到處都是這種食人的情況,比起當地食人部落吃的人還要多。
想要改變當地人的命運,隻有國家強大才有用。
蕭山盛慶幸自己生於強大的中國,才不至於遭受戰火的威脅,才不用被外國人欺負。
“怎麼那些礦場主都是外國人,就沒有本地的礦場主嗎?”蕭山盛忍不住問史蒂芬。
史蒂芬叨著一根粗大的雪茄,聞言用手拿著雪茄,這才道:“怎麼沒有?有不少呢,本地的礦場主厲害得很,他們殺人不眨眼,而且殺的都是他們自己的同胞,沒有一點人性,我們這些外國人,還要看他們的眼色呢……”
在史蒂芬的解說下,蕭山盛有些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非洲各地為什麼經常發生戰亂?”
史蒂芬道:“很多人會說,都是我們外國人,要錢不要當地人的命,其實我們是背鍋的。”
“其實是當地的反動份子,不肯服從國家的利益,不肯由他們的國家來開采鑽石,他們想要自己開采,便用當地的礦產,從走私槍支的軍火商中換來大量的彈藥跟國家作對,霸占了一些礦場私自開采……”
反動份子為了自己的利益,用鑽石開采權換來彈藥,然後迫使當地人加入他們,因為他們要跟國家軍隊作戰,死傷很大,隻能不停地用武力強迫當地人加入他們,好繼續對抗國家。
而為了換取更多的弱藥,隻能繼續出讓鑽石礦權,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外國的礦場主,其實他們是用錢換來的開采權,而他們的錢,又被反動份子拿去換了彈藥……
表麵上根源是反動份子貪得無厭,欲求不滿,可未嚐不是利益分配不均呢?
畢竟利益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均,就有矛盾,就有衝突,這才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