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早已經隻剩殘簷斷壁,長滿了樹木和荊棘刺蓬,一般人沒事根本不會來這裏,因為完全是寸步難行。
蕭山盛取出柴刀,把攔路的荊棘刺蓬劈開,他沒有去看那些廢墟,而是來到一處唯一還算完好的亭子。
這是個石亭,石柱,石板,石梁,木頂蓋瓦的結構,木頂和瓦早沒有了,可是石柱,石梁什麼的,還仍然挺立如初。
讓蕭山盛意外的是,這石亭周圍竟然沒有長荊棘和刺蓬,好像這裏是生命禁區一般。
“我敢確定,那清水庵的蜃樓幻景,就是通過這裏出現的。”蕭山盛心道,畢竟隻有這裏還算完整,也才可能出現像木樓那裏一般的蜃樓幻景的可能。
蕭山盛沒有客氣,直接控製空間湖水,用行雲布雨術,在石亭上空降了一個小型的雨,而空間湖水中,還混有淨化泉水。
以前蕭山盛隻能在龍角空間中降雨,後來解開了龍角空間的第一層封印後,他可以不用進龍角空間,就可以選擇縮小版鄉村,給那些鄉村降雨。
現在解開了第三層龍角空間封印後,蕭山盛已經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周圍小範圍地降雨了,也就是說,不必選擇縮小版山村了。
剛才蕭山盛就是小範圍的降雨,有空間湖水跟淨化泉水的降雨,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他馬上就再次看到了清水庵的蜃樓幻景,即使在黑夜裏,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情形。
蕭山盛仔細研究了一下清水庵的幻景,跟眼前的清水庵廢墟一一對應。
突然,蕭山盛在清水庵的庵堂中,看到了一塊牌匾,上麵寫是:清水庵。
而牌匾兩邊,有兩副對聯,一邊寫著:曾是天上客,斬落凡塵來。
另一邊則寫著,一身化二氣,一脈相承來。
這對聯有些不對稱,不過蕭山盛卻怔住了,因為他想到了那首童謠。
“清水庵,紋水庵;曾是天上客,斬落凡塵來;一身化二氣,一脈相承來……”
以前蕭山盛隻知道前兩句,現在多了一句:一身化二氣,一脈相承來。
現在的蕭山盛,已經不是一開始對這些一無所知的人,他隱隱猜到這首童謠跟白龍有關。
以前人們說這童謠是藏寶密碼,是尋找太平天國寶藏的關鍵。
後來見到那塊幼西王金錠時,秦遲侯還猜測是日本人埋的寶藏,還譏諷日本人當自己是天上客,投降後就成了斬落凡塵來,這等腦洞大開的猜測,估計也就秦遲侯能想到。
後來柳三賤確定是太平天國幼西王後人埋葬在山中,那句曾是天上客,是指以前是太平天國朝中之客,太平天國滅亡後,變成斬落凡塵來。
而現在,蕭山盛有了新的認識。
“白龍今晚用玉符傳聲,說是被困山中,難道是說白龍曾經被斬,跌落於此,化成龍脈,成為今天的角山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