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山嶂其實就是兩信領省的交界處,翻過山就是另一個省的地盤了,而從這條天梯下去,下到山穀後,則還要爬上另一邊的山坡,便進入了一個小山村了,並不需要走那個河穀。
不過那個小山村的村民,多年來已經搬遷到山外去了,這山中的村落便已經荒廢了。
但是多年前,那個村子其實是一個小小的集市。
因為小鹽道從這裏經過的原因,有眼光的商人,便把本省的米糧,直接運到那個村子。
而蕭山盛他們當地販來的鹽茶,還有一些洋油之類的,便直接背到那個小村子,可以直接換了米糧就馬上回去,省了很多腳程,也可以賺更多的錢。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走這條天梯,而這天梯也成為小鹽道的必經之路的原因。
利益就是驅使商品流通,社會發展的原因,沒有利益,誰會走這條路?
而今天走天梯的三人,自然不全是為了利益,蕭山盛算是為了周教授給的向導費而來。
可是周教授和洛希則是為了學術的考察,她們這種為了學術研究,為了考察項目而敢於冒險的精神,現在已經不多了。
“那裏曾經到處客棧,商戶雲集,可惜成也鹽米,敗也鹽米,後來荒廢後,很多當地老人還一直不肯搬走,直到老死,而年青一輩則是早離開了,等老人漸漸老去後,便完全荒廢了。”
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免得洛希又害怕,蕭山盛便講了一些對麵村子的事,聽到以前這條小鹽米古道的輝煌曆史,周教授和洛希都有些想去那個地方瞧瞧了。
不過想到考察項目,隻好打消了這個主意。
“以前有人稱這天梯為銀子梯,還說一步一缸銀,一共一千八百個石階,可見這條鹽米道的打通,代表著多大的利益。”蕭山盛感歎道。
周教授感歎道:“這條天梯確實是鹽米要道,雖然一步一缸銀有點誇張,但是這石階應該不止一千八百個,這開鑿的難度和時間肯定不少,費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和消耗了多少時間啊。”
“能組織人開鑿這條天梯的人,一定非常了不起,不然單靠當地村民,肯定不可能實現。”
突然,周教授怔住了,一臉疑惑地道:“不對啊,油鹽古道就這百年內的事情,可是我剛才仔細看了一下,這鐵鏈不像是百年內的東西,看這鑄造的方法,好像是百年之前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老匠人傳承下來的,可能是我多心了。”周教授笑道,示意大家繼續走路。
蕭山盛懶得管這些事情,現在路走了一半了,還是快到下到山穀休息吧。
下到山穀的時候,三人終於可以坐下來休息了,而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小時了。
“咦,這裏有石刻。”周教授確實是善於觀察的人。
蕭山盛聞言看去,當看到兩個熟的文字時,他有些傻眼了,因為那兩個字跟他撿的金錠上的定是一樣一樣的。
“難道這條天梯是開鑿出來進入寶藏的?”蕭山盛的心激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