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開始寫教育散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第一篇教育散文《從天鵝的故事說開去》發表在《陝西教育》刊首頁上,那是公元二零零六年。
用這種隨意灑脫、自由流暢的文章傾注我對教育的理解,是我的最愛。教育散文,形散神不散。它行文上洋洋灑灑、論述上層層展開、結構上自由散漫,在看似漫不經心的文字間透露出作者對教育的理解。可以說,它兼具了教育論文和教育日記的優點,又擺脫了教育論文和教育日記的缺點,成為時下許多教師專業發展的時尚選擇。
教師,不能在教育上無聲無息,也應該留下自己的痕跡;而教育散文,就是一個絕佳的教育視角。它沒有教育論文的古板,也沒有教育日記的淺顯,有的是天馬行空的隨心而為,有的是理念精辟的自在感慨!我一向這麼認為:看一篇學術味很濃的教育論文,有時還不如看篇有內涵的教育散文來得有價值、有意義。
我也一樣,當對教育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時,也偶爾傾注在文字中。用教育散文記下自己在教育生涯中的點滴感受,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裏大部分教育散文,是我近一年來的教育心旅,更是從教十餘年來的教育感悟!
二
外麵的世界非常精彩,我一直在堅守著文學這片麥田,究竟有沒有意義?是的,有些教師在教育成果上追求“快、好”,很快就有所收獲。而我,隻發表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教育論文或散文,這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少。沒有春天的辛勤耕耘,哪有秋天麥田的收獲!可以說,教育散文的撰寫,伴隨著自己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從山區到城鎮,從暖春到冷冬,可以說,我的每一個榮譽裏,留下了文學深深的印跡。
要做學者先做師者,要做師者先做忍者,要做忍者先做凡人。選擇了做教師,就是選擇了平凡。既然自己沒有機會站在大路的中央,那就做一個坐在路邊鼓掌的教師,為他人,也為自己。也許,我的邊緣行走,就是自己對自己的鼓掌,自己對自己的鞭策。
如莊子所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下之間,而心意自得”,隻是我沒有逍遙天下,唯一自得的也僅僅是所謂的“經驗”又多了一點點,哪怕在世人的眼裏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曾經望著大山而感慨,曾經為了工作而困苦。但是,一旦到了教育散文的世界裏,我找到了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管我在路邊,不管我有多忙,我會與教育散文一直同行。
三
決定寫什麼樣的文章,有時也是一個痛苦的選擇。當我決定寫教育散文時,我預計是半年就寫好初稿。正如墨菲定律所隱藏的意思一樣,“任何事都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所花的時間大大超出了我的設想。
但是,這一年,我覺得是我的教育生涯中最充實、最有價值的一年。在鍵盤上敲敲打打中我收獲著思維的成熟,在夜色裏苦苦深思中我體驗著教育的酸甜。看著文字形成,那種喜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