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令世人驚訝的是,精靈之森部落不但認可及全身心的敬服於他們的人類王者,並且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藝術遺產,來宣傳及紀念他們在王者帶領下所取得的功績,及經曆的一切。這其中,就有與《伊利亞特》並稱為精靈兩大史詩的《射月原紀》。
但是這兩部史詩卻又很大的不同,和《伊利亞特》區別最大的地方,就在於《射月原紀》摒棄了精靈一貫以來那種精雕細琢、浮華富麗的風格,而是以平實樸素的語言,從一個諸多大事件親曆者的視角,娓娓道來,宛如親述。
如果不是精靈自己承認這部史詩確實是本族所作,隻怕很多人打死都不會相信這一點。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史詩”並風靡大陸曆久不衰,其實真實的原因在於《射月原紀》中記載了大量精靈王率領精靈之森部落崛起乃至走向輝煌的細節,據無數曆史學家和精靈部落研究專家考證,絕大多數的細節都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和眾人的推敲。
《射月原紀》中詳細記載了王者歸來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和有趣的故事,有一段記錄則極其特別:
“自從打退了魔獸山巒的進攻之後,最初的那段歲月充滿了悲傷和懷念,精靈之森在這場該死的戰爭中犧牲了太多忠誠的戰士和無辜的人民,幸存下來的精靈們深深緬懷著那些在戰爭中或許就在他們身邊倒下的同伴和戰友。”
“但隨著這些悲傷漸漸淡去,精靈之森陷入了一波又一波慶祝的高潮之中。除了戰爭的勝利,更加令所有精靈激動和興奮的,卻是生命泉和生命樹的恢複。生命樹對於精靈部落的重要性,是怎樣高估都不為過的。但悲哀的是,精靈之森中出生於射月原的精靈中很多居然都不知道這一點。”
“當然他們也就不可能知道原先在沒有生命樹,而生命泉又漸漸幹涸的情況下,各位長老背負著怎樣沉重的負擔——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所在的族群趨於毀滅的邊緣,偏偏還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隱瞞這些事情。”
“於是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後,這些精靈一方麵痛恨著隱瞞了真實情況的長老們,另一方麵又為精靈之森從毀滅的邊緣中解脫出來而歡呼雀躍,而從這一方麵他們又似乎理解了那些長老的苦衷。在這種複雜的心境之下,所有精靈最終都把自己的感激和敬意獻給了那個將他們從這場巨大的災難中拯救出來的人,他們的王者。”
“但即使是這樣,當被精靈們又愛又恨著的長老們宣布,他們將要按照王的指示組建神恩、神威、神罰三大主力軍團,並將所有未入選三大主力軍團的精靈,無論戰士還是普通精靈,也無論男女老幼,統統編入名為預備軍團的軍隊中時,他的決定還是遭到了普遍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