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至下頁》》》
這座城市很發達,即便天黑之後依然車來人往,燈火通明。溫度也不像鄉鎮那般寒冷,但有風。
我們下了客車隨人群來到車站廣場,剛走出幾步薜荔就停在原地問我:“看到了嗎?”
我環視一周,最終在車站廣場左側一棟建築牆下發現了她,我輕聲回應:“恩,是甏娃。”
甏娃一動不動地站在一位賣烤地瓜的商販身邊,目光專注,似乎在死死地盯著什麼人。
我們決定暫時不做行動,走到一個公共電話亭後方藏了起來。薜荔站在我的身前前後微微搖擺著,我在她的身後隻露出鼻子以上的部分秘密觀察甏娃。
“清水,你冷不冷?”
“不冷。”
“喔。我有點冷。”
“那,怎麼辦?”
我想了想,從棉衣懷裏掏出一隻筆塞到薜荔手中。
“你給我筆幹嗎?”
“在手心畫暖心符啊,就是上次你給我畫的那個。”
暖心符是我臨時給取的名字。
薜荔沒有再說話,身體也不再擺動。
半個時辰後,三輛長途客車進了站。沒過一會,很多領著孩子,拿著大包小包的乘客從裏麵走到廣場。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呢!?”
突然有一個站在小賣部窗口的女子大聲呼喊道,並跑進人群不斷搜尋自己的孩子。
而我和薜荔,發現一蹦一跳的甏娃已經穿過了馬路,便悄悄地跟在她身後,朝著廣場對麵的胡同走去。
關於甏娃,我在瀏覽曾祖父所編寫的《鬼怪夜說》中見過,記憶猶新。
甏,甕一類的器皿。上寬下窄呈圓狀,形似醃製鹹菜用的大壇子。甏娃,顧名思義,被養在甏中的少兒。
這個被曾祖父封印百餘年的甏娃,名叫香巧。
《《《翻至下頁》》》
清光緒年間,因家鄉發生戰亂,年僅六歲的香巧和父母走散。隨後被“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販子,常用迷魂藥拍在少兒額頭使其昏迷。)用邪術控製,砍去四肢裝到甏中,賣到外地的一個戲班子裏唱戲。
香巧的相貌打小看起來就是個美人胚子,加之奇特的形狀又很會唱戲,就被一個富貴人家花了很多大洋從戲班子手裏買下。
在那個富貴人家一年的時間裏,香巧被折磨欺淩的人不人鬼不鬼。披頭散發,嬌嫩的臉蛋留下數條長長短短的刀疤,嗓音粗啞如同中年男人。
從地獄逃離,香巧白天躲在陰暗角落避開路人,深夜靠著半個身體的力量一點一點蠕動著。她向著家鄉的方向,想著父母,想被疼愛。
香巧趁著鄉親們都陷在半夜的熟睡中,便來到自家宅子內,用頭撞響房門。沒一會屋裏亮起了燭火,房門隨之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