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界五軍之戰四百年後,戰界北域齊天堡北熊國。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邊陲小鎮,一年四季有多半是冬天,地下多有溫泉。有一屆鎮長略懂水利,在小鎮地下修建了多條循環水道,用石泥硬化加固,將溫泉引入水道,循環一周後流入另一口溫泉。從此小鎮四季如春,因此得名溫烏。隨著氣候的變暖,植被漸漸地增加,環境越加宜人。
這日,來了一對年輕夫婦,二人身穿藍色棉布長袍。男子國字臉,濃眉大眼,麵貌剛毅。女子雖不算是美人,但麵貌清秀,身材嬌小,給人一種溫婉賢淑的感覺。二人來到之後,便在小鎮落戶。
夫婦二人在小鎮租了三間房屋,男子做些服裝、首飾生意。女子是名醫者,平日裏給人看病,賺些錢財。二人在小鎮居住了一年多,勤儉持家,日子過的也算殷實。且為人謙和,鄰裏有什麼事都盡力幫忙,名聲也逐漸傳開。
翌年春天,無月深夜,一枚血珠出現在夫婦臥房,靜靜地懸在深睡的女子上方,大約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似乎是確定了什麼,慢慢地融入了女子的腹部。三個月後,女子確診懷孕,期間有夢“仙人降世,梨開見子”。十月懷胎,產下一名男嬰。
又過三年,北熊國與東夷國戰事突起,男子應征入伍,因戰功卓著,後拜千戶之職。半年後戰爭結束,卻傳來噩耗,兩軍決戰中,男子戰死沙場。
軍中來人慰問,送些錢財,之後便再也無人問津了!
女子獨自帶著三歲半的男孩生活,以行醫為生。日子過得心酸,不足為外人道也。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所以女子從來不敢與人多說一句話。夜裏摟著懷中的孩子,淚流不止,是母親無能,讓你受苦了。
時間一晃,這一年男孩十歲了,當年男子還來不及給孩子起個名字就去了,女子便給男孩起名天薦,並以遺國皇族姓氏為姓。大概沒有父親的孩子都早熟,在別的孩子還隻知道玩鬧的年紀,天薦便陪在母親的身邊。
母親看病時,給母親打打下手;母親累了休息時,便倒來洗腳水,給母親洗腳按摩,母親睡著的時候,便給母親揉揉肩,按按手臂。因為家境貧寒,藥草總是母親一人獨自上山采摘。天薦便在家中幫母親分藥、洗衣。忙完了,就站在家門口,靜靜地等待母親回來。
一日女子接到遠方親戚的來信,信中有意叫女子帶孩子過去生活,也好有個照應。便想帶孩子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話就過去生活,如果不如意,也算是帶孩子見見世麵。
喚來天薦,道“媽媽的家人在遠方大城鎮居住,陪媽媽去看看親人可好?”
天薦心中激動,露出向往的神情。心想,到了那邊母親就不用再這麼辛苦了吧?遂對女子道“好的,母親大人!”
女子準備了一些銀兩和幹糧,帶著天薦便上路了。一路還算順利,雖然風餐露宿,但好在是夏季,不會著涼。女子本就是醫者,對待蚊蟲也是有些方法。
津源城是北熊國北方重鎮,立於蕭山之東,背依津河源頭,故名津源城。其地處東、南、西三方經濟要道交彙處,是各國貨品運輸的必經之地。城牆高有百丈,牆身厚達丈尋,斧刃濺星,錐鑿無痕,異常堅固。如雄獅俯視大地,鎮壓四方。
女子拉著男孩的手,步入城中。城內樓亭交錯,車水馬龍,一片繁花似錦。小商小販不停地在奮力叫買叫賣,來往商人有的在尋店落腳,有的在商樓交接貨物,顯得格外熱鬧。
女子來到一戶店鋪前,與小二哥詢問了下逢春細雨樓所在,便又拉著男孩的手繼續前行。
幾番詢問下,來到一座大宅門前,宅院前有四層樓閣,後有幾方庭院。大門上掛逢春細雨,左書白楊仰首沐春風,右書小樓坐待細雨時。門前端坐一對石獅凝眸遠方。
女子上前輕叩三聲輔首銜環,門內傳來腳步聲,一名小廝打開墨色大門,露出身形。“這裏是木府,你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