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洞察世界,發現真知(4)(1 / 2)

【讀·品·悟】

1985年11月,拉吉夫·甘地接任印度總理後,麵對國內嚴峻形勢的挑戰,他通過廣播發表了這篇演講。在演講中,他統觀全局,全麵地審視了印度所麵臨的問題,為解決印度問題做了全麵的論述。演講中透露出來的智慧是令我們佩服的,特別是他那種戰略性的眼光,給了我們深刻的思考。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戰略性的決策。

生活中有了戰略性的規劃,我們就能遠離貧困的困擾。很多時候貧困和失敗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因為缺乏戰略性的規劃,而讓我們失去了行動的動力。失去了拚搏的勇氣,才讓我們生活在灰暗之中。企業同樣如此,一個企業要想保持基業長青,離不開戰略性規劃。在這方麵,華為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華為的大名早在2000年就已經在中國企業界流傳開了,這緣於華為總裁任正非的兩篇管理名作《華為的冬天》和《北國之春》。在這兩篇名作裏,通篇都在強調危機意識。任正非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及對企業管理的縱深思考,顯示了華為這個企業領導者的戰略意識,這種憂患的戰略意識也成為華為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發展道路不可能一直風調雨順,狂風暴雨是一定會來的。他希望在那個時候每一個華為人都能像蜘蛛一樣,不管遭遇多少挫折和打擊,都不要放棄,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補網”,等待危機過去。他要求華為人必須做到,在麵對繁榮和讚揚時,要能像勤奮的蜜蜂一樣,埋頭苦幹,不為得失而耿耿於懷。這種“在榮譽與失敗麵前,平靜得像一潭湖水,就是華為應具有的心胸與內涵”的精神後來被納入華為的企業文化中。

隻有時刻思考企業戰略生存景況的人,才能明白企業的發展之道。任正非就是這樣一位充滿危機和憂患意識的有戰略性眼光的企業家,他為中國許多盲目擴張和冒進投資的企業領導上了一課。

因此,一個有戰略眼光的領導會把企業帶到一個更為寬廣的海岸;一個有戰略性眼光的人,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入一個更平坦的路途。

【鏈接】

拉吉夫·甘地在這篇演講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依著聽眾的關切、興趣所在,全麵地審視了他所麵臨的問題。聽眾對一次演講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演講者的談話內容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有關,與他們的興趣所在有關。演講者若不能考慮到聽眾的關注點,很快就會發現台下煩躁不安的氣氛,聽眾局促、煩膩,不時掏出手機看看時間……所以,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必定能夠對準觀眾心目中的目標,有的放矢,讓演講在講者和聽者之間達到共鳴。

預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要培養的——威廉·皮特在英國上議院的演講

各位議員,這是個危機四伏的非常時期,現在不是歌功頌德的時候。在這道路坎坷、征途險惡的時刻,甘言媚詞不能解救我們。現在必須向我王曉以真情。如有可能,我們一定要設法使王室拋棄幻想,不受蒙蔽;我們要將大禍臨門的真相完全說清。

各位部長大人,你們難道還能昏昏然自以為可以得到國會的支持嗎?難道國會對自己的尊嚴與職責如此麻木,竟會受騙以致喪失尊嚴、背棄職責嗎?對於帶給我們屈辱累累、厄難重重的措施,竟會無限度地給予支持嗎?這些措施已經使我們這個一度繁榮昌盛的帝國陷入災禍,蒙受羞辱。昨日,英國猶巍然屹立,可與世界抗衡,今天,已無人低下地向她致敬了。各位大人,法國侮辱了你們,並慫恿支持北美;且不談北美的是非曲直,為著保持我國的尊嚴,你們也應斥責法國幹涉我國內政的侮人行為。我們的各位部長大人是否還能容忍比這更大的屈辱呢?他們連要求法國黜廢北美的全權大使,以表示有意挽回他們的聲譽與國家的尊嚴也不敢嗎?各位部長假意輕蔑地把北美人民稱為亂民,但是他們已經強大起來,獲得敵人的稱號了。為了與北美人民對敵,你們已把我們的國家拖入戰爭,還要我們盡全力支持你們無望的軍事行動。這個被斥為反叛、視作敵人的民族受法國慫恿,起來反對你們。你們的死敵法國供給他們一切軍需,為他們的利益商談,款待他們的大使,而我們諸位部長大人卻不敢嚴正有力地出麵幹預!

諸位議員,這種使我們既不能動而取勝,又不能挫而不屈的絕境,要求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和最響亮的語言說出事實真相,使陛下開目啟聽,去除幻想。恕我冒昧直言:你們無法征服北美。你們目前在北美的處境如何?最壞的情況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已知在三次戰役中,我們一無所獲並損失慘重。你們可以更加不惜代價地增加一切可用開支,使盡一切力量,乞求、借貸一切助力,同那些把炮灰送到外國的,地小力微的德國王子做買賣。但是,你們的努力是永遠不會奏效的,你們倚賴這種雇傭兵的援助,其作用適得其反;因為你們用掠奪成性的卑賤兵士去滋擾他們,把他們及其財產置於雇傭兵的蹂躪之下,這樣隻會更加激起他們無法平息的仇恨。倘若我生為北美人,正如我現在是英國人一樣,當外國軍隊侵入我國國境之時,我是絕對不會放下武器的。永遠、永遠、永遠不會!